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污泥问题的愈加严重,各种原位污泥减量技术应运而生,其代表工艺为好氧-沉淀-缺氧(OSA)污泥减量工艺。本课题研究一种新型污泥减量技术,其是基于对OSA污泥减量技术的改造和创新,即在污泥回流上增加一条支路、增加污泥预处理模块。
在旁路污泥减量技术中,利用机械方法对回流污泥进行预处理,能够去除污泥中的杂质成分(即非生物成分),这部分杂质包括纤维、毛发、大粒径沙砾、细沙和其他惰性物质。
本论文对污泥预处理进行了实验室阶段的探索,对其利用特定方法去除污泥中非生物成分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在试验中,根据回流污泥的性质和组成,采用筛网过滤和离心分离的方法进行去除回流污泥中的非生物成分的探索。
在试验中,使用16目(1.25 mm)~70目(0.22 mm)之间不同孔径的筛网过滤污泥,通过测定留在筛网上的非生物成分和污泥的量,来判断使用何种孔径的筛网能够把污泥中的纤维毛发、大粒径沙砾等杂质最大限度的过滤掉,同时又不使筛网发生堵塞。结果显示,对于典型的污水处理厂二次沉淀池回流污泥(MISS在7000~12000mg/L),0.45 mm左右孔径的筛网较为合适,能够达到将污泥中杂质去除的效果。
离心方面,主要采用了不同转速不同时间的离心方式对过滤后的污泥进行离心,通过测定取出底部污泥后剩余污泥的MLVSS/MLSS值,查看离心能否进一步将污泥中比重较大的细沙等物质分离去除。并测定离心试验中污泥粒径分布情况。同时,增加了稀释多次离心和烧杯模拟旋流离心方式,查看分离效果。结果显示,三种离心方式对于分离污泥中比重较大的细沙等物质的效果不明显,且污泥粒径分布无变化。说明在实验室单纯离心情况下,难以将污泥中比重较大的物质分离。
未来,对于污泥预处理的方式方法还需要继续进行探索,可以尝试将应用于其他领域的格栅机和水力旋流器应用于污泥预处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