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冷驯化相关基因ICE1的克隆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km8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原产北美的热带及南亚热带地区,但其在入侵到中国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对低温的生理性适应性分化,有进一步向北扩张的趋势。这可能是其遗传基因的适应性分化所决定的。前期在对我国不同地理种群紫茎泽兰的研究中发现,广西百色(BSG)种群冷害指数和低温半致死温度均为最高,属于冷敏感种群,而贵州黄果树(HGG)种群这两项指标都为最低,属于耐冷种群。进一步对低温关键转录因子CBF(C-repeat binding factor)及下游COR(cold responsive)基因的克隆研究发现,4℃处理下EaCBF和EaCOR基因在耐冷种群(HGG)中的表达要比冷敏感种群(BSG)中高,但是,这并没有阐明什么导致这些基因表达量的差异。ICE1(inducer of CBF expressionⅠ)是在低温时诱导CBF基因家族表达的转录激活因子,它在低温时能特定地结合到CBF基因的启动子序列上,诱导CBF基因的表达,而后CBF结合到其下游目的基因启动子的CRT/DRE序列上,诱导COR基因的表达,进而提高植株的抗寒性。本文通过对紫茎泽兰EaICE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量分析,以期阐明造成EaCBF和EaCOR基因表达差异的原因,进而解释HGG种群耐寒性高的原因。1.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筛选不同抗寒种群差异表达基因本文以经低温诱导的耐冷种群(HGG)和冷敏感(BSG)种群紫茎泽兰为实验材料,采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首次建立紫茎泽兰抗寒种群低温诱导过程的差减cDNA文库,并对文库中的部分重组克隆进行了测序分析,为研究紫茎泽兰对低温的适应性分化提供了重要信息。2. EaCBF上游转录因子EaICE1基因cDNA序列的克隆及结构分析运用RACE方法从紫茎泽兰(HGG)叶片中克隆得到全长1652bp的EaICE1基因cDNA序列,含有1503bp的完整阅读框,编码一个501aa长的Myc类的转录因子。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EaICE1拥有和ICE1一样的特征结构域(HLH结构域),它在DNA结合和CBF基因的激活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比较紫茎泽兰耐寒种群(HGG)与冷敏感种群(BSG)以及两个中间种群云南景洪(JHY)和云南大理(DLY) EaICE1氨基酸序列发现,在第45aa的位置,HGG种群少了两个组氨酸。推测HGG种群EaICE1基因小片段的缺失可能是低温环境对紫茎泽兰的一种定向选择结果,但是这种缺失所引起的蛋白功能上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其耐寒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3.紫茎泽兰不同耐冷种群EaICE1基因表达情况比较通过半定量,Northern杂交和荧光定量实验方法分析4℃处理条件下紫茎泽兰不同耐冷种群叶片中EaICE1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表明:EaICE1为组成型表达,在未处理前,EaICE1在冷敏感种群(BSG)中的表达量高于耐冷种群(HGG),但此时的EaICE1蛋白为不激活状态。而低温诱导后,耐冷种群中EaICE1基因表达量在0.5h时即迅速上升,高于冷敏感种群,之后表达量呈下降趋势,而冷敏感种群在4h后表达量才达高水平。推测紫茎泽兰对低温响应的快慢可能是造成相关抗寒基因表达差异的原因之一,继而导致不同种群抗寒性的差异。综上所述,我们推测:作为低温胁迫相应调节子的主开关,EaICE1基因在耐寒种群(HGG)中的序列缺失及表达差异很可能是紫茎泽兰适应低温环境产生的遗传分化。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摘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交往意识,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呼唤学生的主体精神。  关键词:英语教学;情景教学;互动  英语教学是我校的一个重要特色,我们小学部英语组在英语学习的环境与情景的创设方面想了一些办法。我们认为:小学英语教学应该创造一切条件采取一切可用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强烈愿望
由于缺少真核蛋白所需要的后加工机制,常用宿主大肠杆菌的应用范围受到了很大限制。然而,在大肠杆菌中,重要的工业用酶青霉素G酰化酶能够完整地表达,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成熟酶。
  本文以分析纯MgO、Al2O3和SiO2为主要原料,在掺杂1 mol%SiO2的条件下,研究不同配比的MgO/Al2O3对形成M/A复相陶瓷材料的烧结性能和热震稳定性能影响.利用机压成型和常压烧
会议
火电发电机组内氢气纯度直接影响氢气冷却效果,对机组安全运行带来严重危害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研究新型发电机组氢气净化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本论文通过研
氧化铜纳米颗粒可诱导A549细胞发生自噬性死亡并导致小鼠的急性肺损伤金属氧化物类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催化剂、传感器、个人护理产品以及环境整治等领域,是目前生产量最大的纳米材料种类之一。空气中有大量的金属氧化物颗粒,尤其在工业区,这些颗粒成为主要的空气污染物。这些超精细颗粒由于具有小的空气动力学直径,因此很容易进入肺部深处到达肺泡引起人肺的不良反应或者加重已有的肺部疾病。本实验使用了氧化铜、二氧
  本文以纳米MgO为主要原料,La2O3为添加剂,聚乙烯醇为结合剂,制备具有良好烧结性能和热震性能的MgO陶瓷。通过常温力学性能、热震性能检测、XRD和SEM等手段对试样进行分析
会议
本文分析了八面河油田采出水经破乳除油、絮凝沉降后进水的水质特点,及前期运行监测的水质数据,发现DYA、B-4-9、I三株嗜盐烃降解菌对生化处理池的环境适应性良好,对污水中的C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