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先心病患儿术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在预防先心病患儿术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效果。
方法:对2007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监护室(CICU)内应用机械通气超过48小时并诊断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先心病术后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先心病术后患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以此为基础,综合查阅文献的结果,制定预防先心病术后患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综合护理措施,在2008年7月至11月期间,对CICU内先心病术后患儿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内容主要包括强化对护理人员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知识和保持手部清洁卫生知识的教育、对先心病术后患儿进行口腔护理、抬高床头、加强气道管理和呼吸机环路管理、加强对护理人员手部清洁消毒的监督等五项护理措施。并将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后CICU内先心病术后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与2007年同期CICU的先心病术后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做历史对照,通过统计分析来探讨这五项护理措施在预防先心病术后患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
结果:通过对于2007年CICU中先心病术后患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例进行资料回顾和统计分析,发现长时间体外循环,延迟关胸,再插管是VAP的危险因素,增加了先心病患儿术后发生VAP的几率,术后营养支持方式和床头抬高是保护因素,可降低先心病术后患儿发生VAP的几率。在2007年7月至11月和2008年同期CICU的先心病术后患儿基线数据无差异的情况下,2008年7月至11月,在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后CICU先心病术后患儿的VAP发生率下降,P<0.05,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本次回顾性研究结果,初步发现了长时间体外循环,延迟关胸和再插管是先心病术后患儿发生VAP的危险因素,肠内营养和抬高患儿床头是预防先心病术后患儿发生VAP的保护因素。
干预性研究后,历史对照结果显示护理人员掌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知识和持续运用手部卫生知识、贯彻手部清洁消毒、实施有效口腔护理、抬高床头、加强气道管理和呼吸机环路管理等综合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先心病术后患儿VAP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