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PT1在结肠癌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debaotog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结肠及直肠发生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5]。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生活环境恶化,饮食结构不合理,生活节奏加快,人口结构变化等,CRC的发病率逐步增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美国最新癌症流行病学统计数据显示CRC的发病率在各类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位于第三位[6-14]。在中国CRC的新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上升趋势。据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在全部恶性肿瘤中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均位居第5位,新发病例有37.6万,死亡病例有19.1万。经济发达城市地区发病率远高于农村,结直肠癌发病率上升显著[15-21]。当前,结直肠癌是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结合化疗,放疗,靶向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但总的5年生存率约50%[22-30]。因此,进一步研究结肠癌的肿瘤特异性标志物,为临床结肠癌的诊治提供新靶点及手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了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ltas,TCGA)中的结肠癌测序数据[31-33],挖掘了在正常结肠组织和结肠癌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深入分析了差异基因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在差异基因中发现了GSPT1(G1 to S phase transition 1)在结肠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UCSC基因组浏览器分析发现,GSPT1位于人类16号染色体长臂13区(chr16 p13.13),在蛋白质编码区有10个外显子组成,其转录时通过可变剪切形成2个不同的转录本,翻译编码508个氨基酸。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GSPT1在结肠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据此推测,GSPT1结肠癌的发生、进展及转归中某些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查阅国内外文献发现,GSPT1在结肠癌中的的生物学功能及分子机制尚未报道。本论文以GSPT1为核心,利用细胞生物学、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明确GSPT1在结肠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并采用高通量IP-MS分析寻找GSPT1调控的靶基因及参与的分子信号通路,阐述GSPT1在结肠癌中可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第一部分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GSPT1可作为结肠癌的生物标志物及临床意义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TCGA数据库中的结肠癌测序数据,预测并验证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关键基因。方法:用TCGA-Assembler下载、处理结肠癌测序数据,以差异倍数>2,Q值<0.05筛选标准,分析在结肠癌患者中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随后对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KEGG Pathway富集分析,Cytoscape软件展示差异基因间共表达互作关系。应用q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GSPT1在结肠癌组织和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统计学分析GSPT1与结肠癌患者的分期、分级及肿瘤大小等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肠癌组织中共发现1000个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353个显著上调基因647个显著下调的基因,GO和Pathway的功能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参与了细胞增殖(cell proliferation)、细胞周期(cell cycle)、细胞分裂(cell division)、细胞分子代谢过程(cell molecule metabolic process)、Focal adhesion(细胞粘附)、Metabolic pathways(代谢通路)、MAPK信号通路(MAPKsignaling pathway)等生物学过程及信号通路。结果提示GSPT1可能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发现,GSPT1在结肠癌患者中异常高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基于生物信息学发现了GSPT1在结肠癌中异常表达及在组织样本中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验证,GSPT1是潜在的临床诊断标志物。第二部分GSPT1在结肠癌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研究目的:以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和SW480为研究模型,探讨GSPT1对结肠癌细胞的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凋亡及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裸鼠体内皮下成瘤实验,检测GSPT1对结肠癌细胞体内成瘤能力的影响。方法:运用siRNA干扰技术合成靶向GSPT1的小干扰RNA,在结肠癌细胞株中干扰GSPT1的表达,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iRNA的沉默效率,Cell Counting Kit-8(CCK8)、EdU、平板克隆形成、流式细胞仪和transwell分别检测结肠癌细胞中沉默GSPT1后增殖、细胞周期、凋亡、侵袭能力的变化。合成靶向GSPT1的shRNA的慢病毒,感染HCT116后嘌呤霉素筛选稳定低表达细胞株,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鉴定低表达细胞株。构建人源GSPT1真核过表达载体,转染HCT116细胞后,探讨过表达GSPT1对结肠癌细胞周期、凋亡和克隆形成的影响。裸鼠体内皮下成瘤实验,检测稳定低表达GSPT1后对结肠癌细胞成瘤能力的影响。结果: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合成的siRNA转染HCT116和SW480后能有效沉默GSPT1的表达。GSPT1被沉默24小时后HCT116和SW480的增殖能力开始受到抑制,随着干扰时间的增加,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能力的抑制逐渐明显,呈时间梯度的依赖。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结果发现,沉默GSPT1后可以诱发结肠癌细胞凋亡发生。流式细胞周期检测和EdU实验结果发现,沉默GSPT1后抑制了结肠癌细胞DNA的合成,阻滞细胞周期G1到S期的转换的正常进程。裸鼠体内皮下成瘤结果显示稳定低表达GSPT1的结肠癌细胞肿瘤生长受到抑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表明在HCT116中成功过表达了GSPT1,过表达GSPT1后促进了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和周期进展,抑制了凋亡的发生。结论:在结肠癌细胞中GSPT1促进了细胞增殖和周期,抑制细胞凋亡,其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第三部分GSPT1调控结肠癌细胞周期的分子机制研究目的:探讨GSPT1调控结肠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相互作用的靶基因和参与的信号通路。方法:运用GSPT1的IP级抗体,在HCT116结肠癌细胞中进行免疫沉淀(IP),和IP-normal IgG组比IP-GSPT1组的特异性条带进行质谱分析处理,分析GSPT1相互作用的蛋白,并应用Western blot检测GSPT1参与的GSK3β的下游信号通路。结果:发现和IP-normal IgG组比IP-GSPT1组有特异性条带,质谱分析结果发现GSPT1和泛素化连接酶TRIM4直接结合,导致GSK-3β蛋白的泛素化降解。Western blot结果发现,沉默GSPT1后GSK-3β、P21、P27表达升高,周期相关蛋白CyclinD1、CDK4、CDK6、CyclinE和CDK2的表达下降。结论:在结肠癌中GSPT1和泛素化连接酶TRIM4相互作用,负向调节GSK-3β信号通路,GSPT1促进结肠癌细胞周期、增殖。
其他文献
中韩自贸区谈判已全部完成,标志中韩双边贸易进入发展新阶段。本文分析了2011—2014年中韩货物贸易发展规模、主要进出口商品占比,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IIT)、贸易竞争优势指
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水平与其自身价值息息相关。结合当前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和我国零售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现状来看,我们发现传统的企业
我国金融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立起了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但以保险业为例我们可以看出混业经营趋势已经势不可挡,并且对分业监管的体制提出了挑战。目前我国不具备
我国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不合理和收入分配制度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其中由这些因素导致的贫困问题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信用证是当今国际贸易中普遍采用的一种结算方式,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近些年,在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欺诈事件屡屡出现,对国际贸易秩序造成了重大破坏。本文就
本文以人地关系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支撑,试图构建在当前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背景下后发区域经济追赶过程中地理要素作用机制的理论框架,并以三维地理要
签订《协议书》的债权行为与建房屋的物权行为是性质不同的两个行为,建房屋的物权行为违法并不必然导致签订《协议书》的债权行为无效。只要《协议书》内容没有违反法律、行
根据国外田径强国对少年儿童多年训练的状况,从训练体系、选材体系、训练模式、年龄阶段划分,以及训练过程的“立体性”等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反映出从少年儿童抓起,形成完备
在现代防空中,经常由不同类型的防空武器多层部署联合进行防空,故需要对不同类型的防空武器多层防御部署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类型防空武器多层防御部署的问题,以排队论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