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反映商品经济发展一般的理论,商品经济作为一般的经济过程,存在于特殊的资本主义社会,它既是资本运动的基础,又在资本关系的哺育下繁盛.所以,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是和资本、剩余价值理论一起展开、贯穿《资本论》全三卷的.马克思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其一,在暂时撇开资本关系的条件下研究简单的商品生产,形成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的一般规定.它涉及商品诸因素,劳动诸属性,价值的形成、形式、关系等内在规定,还有其外在表现等等.这些规定是抽象的,需进一步发展的.其二,研究资本主义初级阶段中发展的商品经济,在这里,它考察了流动的生产劳动的功能和特性,考察了凝固的价值的结构及其变化;解决了几个难题;并进一步研究了内在规定因资本关系而发生的外化.其三,研究资本主义较高发展阶段中的商品经济,说明在较为发达的商品经济中经济主体、生产条件、社会需要的变化对市场价值的决定、价值转型、价值再生产、价值调节等价值运动的影响,科学地阐明了劳动与价值的内在联系在竞争中、在生产当事人意识中的颠倒,阐明内在规定外化的必然性,由此而阐明劳动价值论具有的客观性、历史性、批判性和现实意义.最后,本文还说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辩证发展的体系,随着商品经济在新的经济时代,在新的社会制度中的进一步发展,它仍要继续丰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