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中小外贸企业出口信用风险管理问题研究——以成都MVE公司为例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21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带一路”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下,我国内陆中小外贸企业与沿线国家商务交流日益频繁,外贸企业的出口竞争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相较于银行信用而言,商业信用虽然比现金支付或预付款支付会付出更多的成本,但俨然已成为国际贸易领域通用的结算方式。即便是在现代化大数据时代,外贸企业由于业务的特殊性,交易对象均为海外客户,信息不对称现象始终存在。全球化智库(CCG)提示大多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存在市场不成熟、货币体系不稳定、外汇储备不足的隐形贸易壁垒。我国内陆中小外向型贸易企业作为外贸新生代力量,大多对国际舞台上的货币、外汇、信用风险还缺乏及时有效的信息更新渠道和科学合理的判断标准。当商业合作决策亟待确认时,决策者却常因为无法快速、准确评估合作背后隐藏的风险而避开信用陷阱。出口信用风险已成为其财务风险中最主要的风险之一。出口信用风险管理的职能化、技术专业化已成为内陆外贸出口信用风险管理的基本趋势。当前,内陆中小外贸企业管理的重心集中在如何优化出口信用风险管理流程并高效、合理的出信用风险管理决策。  本文尝试从内陆中小外贸企业的出口信用风险识别、评估和管理等视角展开分析,试图探索出一套适用于内陆地区中小型外贸企业出口信用风险管理优化方案,为有效提高内陆中小外贸企业口信用风险管理能力提供参考。首先,对国内外已有的信用风险理论及出口信用风险管理知识做文献综述,为论文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其次,分析了我国内陆中小外贸企业出口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提出实证案例公司在出口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宏观层面、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识别了出口信用风险形成要素。最后,论文总结归纳出内陆 MVE 中小外贸企业出口信用风险管理优化方案:将出口信用风险从内控的视觉上升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从贸易伙伴选择、客户资信管理、合同条款的风险控制、财务处理与预算分析、应收账款管理、履约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危机处理等方面优化出口信用风险管理业务流程、缩短决策周期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其他文献
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发展使得任何一个国家和企业都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竞争力问题就一直是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在竞争力研究中,企业竞争力是核心
在我国IT制造业中,传统的IT产品营销主要以产品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很多企业仍然奉行传统的生产观念、产品观念和推销观念,只注重交易的完成。他们在依靠先进技术和研发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希望能够吃到安全放心的食品,所以扩大绿色食品产业化的发展,保障我国
铁路工程是我国较早引进工程招标投标的行业,在过去的实践中,招标投标对规范我国铁路工程建设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的铁路工程招标投标工作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