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范围内,服务化已成为当前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重要战略选择。随着我国步入后工业化时代,面临经济发展结构转变的新常态,这一现象无论对制造企业的经营模式变革、制造行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结构调整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这一趋势存在一定的差异。整体上而言,虽然涌现出一些成功实施服务化战略的的企业案例,仍有不少企业面临失败的风险。因而有必要针对目前中国企业服务化战略的实施现状、驱动因素和绩效表现进行探讨,为今后更多的制造企业实施服务化战略提供理论支持,对政府相关部门实施推动制造业服务化的政策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论文首先对当前关于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的概念内涵、动因和绩效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归纳了基于产出观和过程观的不同概念定义,指出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不但体现在产出的改变,也包括了企业经营过程的变革。同时对影响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的相关具体因素、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的不同绩效表现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然后,本文以我国上市制造企业为例,从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实施现状、动因、战略绩效和战略绩效的影响因素四个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1)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实施现状实证分析。本文结合企业集团化运作的特点,进步提出广义服务化的概念,利用2004-2013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的相关数据,通过经营范围分析法,对我国上市制造企业的服务化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制造企业的整体服务化水平较高,但不同服务类型的涉入率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存在显著的行业、地区、上市年限和上市板块差异。从近十年的变动趋势来看,我国制造企业的新增服务业务的增加趋势明显,尤其是采购服务、解决方案服务和软件开发服务等新兴专业服务,增长明显。(2)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虽然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的动因已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但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两个方面,而忽视了公司治理因素的作用。本文从服务化战略的战略转型和多元化特征出发,定义了服务化战略决策和服务化战略水平两个变量,并整合市场竞争环境、组织资源和公司治理因素,提出“竞争-资源-治理”框架。利用中国上市制造企业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三类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对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存在显著影响,而且对服务化战略决策和服务化战略水平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3)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实证分析。围绕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对企业绩效影响的争议,即“服务悖论”。本文选取了市场绩效(Tobin’s Q)和经营绩效(Roa)两个不同性质的指标,检验了服务化战略决策和服务化战略水平与两个绩效指标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决策与企业市场绩效显著正相关,与经营绩效无关;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水平与企业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与市场绩效无关,部分支持了“服务悖论”。针对这一结果,本文尝试从市场信号和多元化悖论两个方面进行了解释。(4)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在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尝试对市场竞争、组织资源和公司治理因素在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和企业绩效关系中的影响作用进行了探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三类因素确实在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与企业绩效关系间存在不同的作用。本文进一步对三类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从三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作用出发,刻画了从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到企业绩效之间的两条不同实现路径。根据上述的实证结果,本文从完善市场竞争环境、优化资源结构和配置效率、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建议,为促进我国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的实施水平,提升企业绩效和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提供一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