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胆管细胞癌根治性切除的预后影响因素和术中淋巴结清扫的临床价值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7474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旨在分析影响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患者根治术后预后的临床相关因素,以及探讨术中淋巴结清扫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9年12月在福建省立医院行根治性肿瘤切除术的ICC患者资料。结果:共纳入109例患者,男性49例,女性60例。年龄34~80岁,中位年龄59岁,中位随访时间35.1个月。中位总体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为22.0个月,1、3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5.0%、36.9%和28.0%,中位无瘤生存时间(Disease free survival,DFS)为9.1个月,1、3和5年无瘤存活率分别为43.8%、23.8%和17.0%。在总体患者中,83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76.1%。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人无瘤生存、总体生存的影响因素包括影像学评估淋巴结转移、术前CA19-9高≥37U/L和微血管侵犯。在109例ICC患者中,58例接受了肝切除术加淋巴结清扫术,51例仅行肝切除术。清扫组的1、3、5年无瘤生存率:41.1%、18.3%、12.2%vs.未清扫组47.1%、30.2%、22.7%。中位DFS:清扫组6.1个月vs.未清扫组11.1个月(P=0.201)。1、3、5年总体存活率:清扫组61.6%、33.3%、25.4%vs.未清扫组68.6%、41.0%、31.2%,中位OS:清扫组21.1个月vs.未清扫组30.1个月(P=0.344)。在清扫组中,17例(29.3%)经病理证实淋巴结转移阳性。与淋巴结阳性的患者相比,阴性的患者的中位OS明显延长(27.9个月vs.9.07个月p=0.001),中位DFS也显著延长(12.9个月vs.3.1个月,p=0.001)。分层分析中,在影像学检查淋巴结转移阴性(临床淋巴结阴性)的81例ICC患者中,1、3、5年无瘤生存率:清扫组48.3%、22.7%、11.4%vs.未清扫组50%、34.1%、22.7%,中位DFS:清扫组10个月vs.未清扫组11.9个月(P=0.339)。1、3、5年总存活率:清扫组71.3%、40.7%、33.9%vs.未清扫组73.8%、48.3%、36.8%,中位OS:清扫组23.5个月vs.未清扫组31.8个月(P=0.482)。在影像学检查淋巴结转移阳性的28例ICC患者中,中位DFS:清扫组4.4个月vs.未清扫组3.9个月。中位OS:清扫组10.4个月vs.未清扫组10.3个月,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影像学评估淋巴结转移、血清CA-199>37 U/m L和微血管侵犯是影响ICC患者术后OS、DFS独立危险因素。淋巴结转移是影响ICC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术中淋巴结清扫不能改善ICC患者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1.探讨如何使用胸部骨骼肌指数(Skeletal Muscle Index,SMI)划分骨骼肌减少症和非骨骼肌减少症。2.研究骨骼肌减少症对于肺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9年126例施行肺癌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肺癌患者术前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d Tomography,CT)影像资料及一般情况资料,进行第四胸椎(The Fourth Thora
研究背景胃癌是世界上新发病例第五位的肿瘤,位于肿瘤相关死亡的第四位。以手术为主联合放化疗、靶向、免疫治疗等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是,我国的胃癌患者有80%以上在首次确诊时就是进展期,其术后复发、腹膜转移的风险较大。进展期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腹膜转移是其复发的主要方式,一旦出现,预后极差。因此,如何有效预防胃癌根治术后腹膜转移意义重大。既往研究显示,腹腔灌注化疗药物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及减少复发,但总体效果
目的对甲状腺结节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受试者的术前图像与术后病理结果、组织病理成分与结构进行关联性研究,分析SWE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关键因素,探讨二维灰阶图像、SWE图像及数值与结节病理观察指标间的相关联系,及其在应用于临床实际工作中的价值。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超声检查检出甲状腺结节并接受手术的患者3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集其超声图像及病
目的:通过分析肺部结节患者临床特征、肺部CT影像学特征、实验室检验指标等资料,利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构建肺部结节良恶性的临床诊断预测模型。方法:利用病历库收集2017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1日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有明确病理诊断的肺部结节患者共240例。收集这些患者的临床特征(性别、年龄、咳嗽、胸痛、咯血、吸烟史、戒烟时间、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胸外肿
目的:对比腔内Uncut-Roux-en-Y吻合与Roux-en-Y吻合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探讨腔内Uncut-Roux-en-Y吻合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中应用的潜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1月至2019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腔内吻合重建消化道16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吻合方式分为:Uncut
目的巨大肝细胞癌(直径≥10cm)预后差、复发率高,目前国内外对巨大肝细胞癌的治疗策略缺乏共识。本研究旨在分析影响巨大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评估放射治疗对巨大肝细胞癌的预后价值,并建立Nomogram模型以预测巨大肝细胞癌患者预后。方法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EER)数据库中筛选2
目的:探讨G蛋白耦连受体30(GPR30)与Hippo-Yes相关蛋白(YAP)/转录共激活因子PDZ结合基序(TAZ)信号通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中的影响。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9年9月至2020年4月之间4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癌旁组织标本,分析GPR30、YAP、TAZm RNA及蛋白表达,并分析三者m RNA表达量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采用GPR30特异
目的探讨eCura评分系统在我国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非治愈性切除后选择合适治疗策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因早期胃癌在福建省立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的非治愈性切除11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理资料。根据eCura评分系统将病例分成3
目的:探讨肾脏黏液性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TSCC)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以期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立医院泌尿外科从2016年10月至2020年8月期间3例经手术治疗后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为肾脏MTSC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资料、影像学表现、病理特征、手术方式及预后情况。结果:本研究纳入的3例肾脏MTSCC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2例,年龄分布在55~61岁之间。
目的比较内镜切除与外科手术切除直径≤4cm胃间质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消化内镜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福建省立医院、福建省立金山医院、福建省老年医院接受胃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SMTs)内镜治疗的485名患者(488处病灶)的病例资料,分析胃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内镜治疗且经病理证实为胃间质瘤的239例,与同期接受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