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如今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我们不仅面临着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实现全面小康的要求,还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满足人民美好生态环境需要,深化绿色发展相关机制的声音还环绕在耳旁,可见,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关系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而排污权交易制度正是依托于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之上应运而生的,所以有必要从排污权交易这类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手段出发,研究其与绿色发展的关系。本文首先对排污权交易及其具体内容做了详细的介绍,回顾了排污权交易的发展历程,从交易标的、分配情况和交易情况描述了其发展现状,然后以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制度试点为例,从“量”的角度直观分析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制度实施之后试点地区环境质量的变化以及工业总产值的变化,发现在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的同时,工业总产值也在持续增长。接着,本文以我国2002-2017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例,构建PSM-DID模型,以2007年确定的试点省市作为实验组,其他省市作为对照组,将绿色发展效应分为经济效应与环境效应,并以熵值法测度的绿色发展得分衡量经济效应,以二氧化硫排放强度衡量环境效应,对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绿色发展效应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实施确实带来了绿色发展效应,即试点地区与非试点地区相比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都提高了,但是其效应随着试点时间变长有所下降。研发投入强度、市场化指数和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工业化程度的降低能够带来绿色发展得分的提高和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的降低,从而带来显著的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最后本文结合结论给出了提高排污权交易制度绿色发展效应的相关政策建议,包括继续优化排污权交易机制、增强企业研发投入、给予市场更多自主权、政府导向助力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