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控制人对家族上市公司支持与掏空行为转换研究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yue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公司治理的学术研究范畴从第一类代理问题转移到终极控制人与中小股东之间的第二类代理问题上。国内外关于第二类代理问题的文献研究较多,纵观国内外文献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公司终极控制人的“掏空”行为和“掏空”的方式,“掏空”对公司业绩或公司价值的影响等方面,而关于终极控制人的“支持”行为以及“支持”行为产生的影响等内容涉及的较少。通过对针对公司终极控制人行为的研究越来越多,学者发现终极控制人的“掏空”与“支持”行为之间有共存性。本文主要研究终极控制人的“掏空”与“支持”两种行为,以委托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控制权私人收益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为基础,选取成都天翔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翔环境”)作为案例。自2014年,该公司上市以来,终极股东邓亲华家族向上市公司提供资金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实现产业转型。但当邓亲华家族于2018年陷入财务困境时,其行为转为通过资金占用、违规担保侵占上市公司权益,最终导致上市公司债务违约,面临破产风险,先有“支持”行为,后有“掏空”行为。本文理论联系实际地分析天翔环境终极控制人的“掏空”与“支持”行为,以及这两种行为产生的原因与带来的经济后果,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和天翔环境存在的公司治理问题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帮助中小股东认识终极控制人的“掏空”与“支持”行为,增强中小股东的自我保护意识,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正处于由核准制向注册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在我国资本市场股权集中的特点下,如何规范终极控制人与上市公司的关系,遏制终极控制人掏空上市公司,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分别从投资者、公司治理和证券监管三个维度提出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明确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的创伤后成长体验,为提高此类病人的创伤后成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目的抽样法选取12例SLE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
巴赫是巴洛克时期著名的作曲家、管风琴大师。一生创作的作品无数,其中复调音乐是他的最高成就,被誉为“旧约圣经”的《平均律钢琴曲集》更是古往今来无数学者研究和学习的范
结合旅游地理学授课内容及课程的特点,在教学尝试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做法和建议.
目的对比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细菌性血流感染与真菌性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2018年6月1日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收治的AID
蛋白质在生命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许多疾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蛋白质序列信息呈现爆发性增长,但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