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典型草原放牧季节绵羊甲烷排放变化规律的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qq503302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锡林郭勒天然草原放牧绵羊为研究对象,通过常规营养成分测定结合体外模拟瘤胃发酵技术研究不同月份牧草营养成分变化与甲烷产量的相关性,并通过六氟化硫示踪法及甲烷排放估测模型研究放牧季节绵羊甲烷排放变化规律,及体外模拟瘤胃发酵试验研究茶皂素对甲烷产量的影响。旨在探寻典型草原放牧季节绵羊甲烷排放变化规律。本研究共分为四部分试验内容:1.草原优势品种牧草营养成分测定试验采集锡林郭勒草原放牧季节7、8、9三个月份天然优势品种牧草,对其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不同月份间天然优势牧草营养指标变化具有差异性,其中8、9月DM含量份牧草较7月份升高,差异显著(P<0.05),8、9月份牧草NDF、ADL含量与7月份比较,显著升高(P<0.05),7月份牧草CP含量最高,9月份最低,差异显著(P<0.05)。试验结果得出锡林浩特天然牧场放牧季节7、8、9三个月牧草品质,逐月下降。2.放牧季节牧草甲烷产量变化规律采用体外模拟瘤胃发酵试验,测得牧草总产气量变化,以及挥发性脂肪酸和干物质消失率的对甲烷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7月份牧草的总产气量高于8、9月份,但差异不显著,7月份干物质消失率高于8、9月份,但差异不显著,牧草挥发性脂肪酸逐月下降,差异显著(P<0.05)。牧草总产气量、干物质消失率和牧草挥发性脂肪酸逐月下降,使得甲烷产量变化,7月份甲烷产量高于8、9两个月份,差异显著(P<0.05)。3.放牧季节绵羊甲烷排放变化规律运用六氟化硫示踪法及甲烷排放估测模型测定放牧季节绵羊甲烷排放变化。结果显示:六氟化硫示踪法测得8月份甲烷排放量为30.86(L/d),9月份甲烷排放量为26.85(L/d),甲烷估测模型得到的8月份甲烷排放量为28.009(L/d)。模型估测的甲烷排放量变化规律与六氟化硫示踪法测得甲烷排放量变化规律相似,并且与体外模拟瘤胃发酵试验得到的甲烷产量变化趋势一致,逐月下降。4.茶皂素对甲烷产量的影响体外模拟瘤胃发酵试验添加茶皂素,旨在研究茶皂素对甲烷产生的影响,茶皂素浓度设为四个梯度浓度分别为底物浓度的0%、0.4%、0.8%、1.2%,测得产气量变化与甲烷产量。结果显示:体外模拟瘤胃发酵试验添加茶皂素的试验组产气量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其中茶皂素添加量为1.2%的试验组,在体外模拟瘤胃发酵试验中产气量最高;在体外培养后,添加茶皂素的试验组,甲烷产量较对照组产量下降明显,(P<0.05),并且随着茶皂素剂量的增加,甲烷的产量呈下降趋势。得出茶皂素对反刍动物瘤胃产生甲烷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上述结果表明:放牧季节牧草品质逐月下降,甲烷产量变化趋势也呈下降趋势,茶皂素对甲烷产生有一定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承台-桩-土的动力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的接触问题,也是各种动力基础设计和检测的理论依据。纵观承台-桩-土的研究历程和最新进展可以看出,大多数是没有涉及三维波动性的。本文
压缩感知理论能够通过少量的采样值得出原始信号的重建,将数据采样与压缩统一化,从而在采样的同时对信号进行压缩。相比于传统的奈奎斯特采样方法,压缩感知方法极大的减少了
随着通信的场景以及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常常需要通信网络也具有移动性,而传统的移动通信网络节点一经规划后就固定不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无人机群在空中智能组网系统为地面
有机/聚合物发光二极管(O/PLEDs)具有主动发光、价格便宜、质轻、视角广阔、能耗低等优点,此外,基于聚合物材料的PLED能通过溶液加工实现大面积制备,实现商业化发展。本论文设
背景: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专性有核细胞内寄生的原虫,弓形虫的垂直传播则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畜牧业的生产。它可以感染绝大部分的温血动物。已知弓形虫可以
蒙古马是我国五大固有类型马品种之一,在长时间的自然选择以及人工选育条件下,逐渐形成了适应极端恶劣气候、耐粗饲、抗病和持久力强等特性。相比其他马品种,耐力性能极为突
林业是一个集经济、社会、生态效应于一体的产业,其产业发展对我国“五位一体”的发展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我国发展林业的重要议题,林
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基于可编程的思想将网络转发和网络控制进行解耦,如今己经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网络中。卫星通信网存在网络配置不灵活、无法为
冷冻保存绒山羊精液对提高种公羊的利用效率,加快品质改良和控制疾病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使用液氮保存的山羊精子,经解冻后精子结构和功能发生严重的改变,使得山
传统的Cr13型马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经传统的淬火-回火工艺处理后,有较高的强度、硬度,但往往塑韧性较差。淬火-配分(Q&P)工艺是针对马氏体钢提出的新的热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