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兔耳瘢痕模型,探讨姜黄消痤搽剂、珊瑚姜油、姜黄油等中药有效成分对囊肿型痤疮引起的皮肤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 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喂养过程中死亡2只),在兔耳腹侧制备直径为1cm、深达软骨膜的圆形创面224个,随机分为5组:姜黄消痤搽剂组、珊瑚姜油组、姜黄油组、咪喹莫特组、空白对照组。随机选择14只兔于瘢痕制作后3天开始局部外用姜黄油、珊瑚姜油、咪喹莫特及姜黄消痤搽剂(每天三次),另14只于瘢痕制作后28天开始用上述药物,各组局部均持续用药28天。分别检测各组标本瘢痕增生指数及羟脯氨酸(HPr)的含量变化.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药物组瘢痕增生指数及羟脯氨酸含量均明显降低,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姜黄消痤搽剂组分别与姜黄油纽和珊瑚姜油组相比,瘢痕组织增生指数及羟脯氨酸含量均明显降低,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咪喹莫特组分别与姜黄油纽和珊瑚姜油组相比,瘢痕组织增生指数及羟脯氨酸含量均明显降低,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姜黄消痤搽剂组与咪喹莫特组比,瘢痕组织增生指数及羟脯氨酸含量无明显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姜黄油组和珊瑚姜油组相比,瘢痕组织增生指数及羟脯氨酸含量无明显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三种中药有效成分及咪喹莫特均能明显降低羟脯氨酸含量及瘢痕增生指数,预防及抑制皮肤纤维组织瘢痕增生,其作用强度以姜黄消痤搽剂最强,即姜黄消痤搽剂>或咪喹莫特>珊瑚姜油>或姜黄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