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高寒草地植物主要真菌病害调查与鉴定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yangp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牧草病害是阻碍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牧草产品质量下降,产量降低,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在草地病害中最主要的是真菌病害,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少数人工牧草方面上,如苜蓿、沙打旺等,而对天然草地真菌病害的研究很有限。因此,作者对甘南州的植物真菌病害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旨在通过对天然草地真菌病害的调查和鉴定,探索草地病害的发生规律,寻求最佳的防治措施,为草地病害的发病机理、科学防治和治理草地退化等提供理论依据。在2007.3~2008.9期间,在甘南州的玛曲、碌曲、迭部、卓尼、临潭和舟曲等地,采集压制的新鲜标本,和整理部分实验室已保藏标本,采用常规的分离鉴定方法对各种叶斑病害进行真菌分离培养鉴定,共得到326个真菌菌株,根据病原菌的培养性状和形态学特征鉴定9种叶斑类真菌;而对专性寄生菌(活体营养生物)如锈病,黑粉菌,白粉病和霜霉病则直接通过挑取病原物进行镜检,观察病原菌各种孢子的形态、结合寄主植物的种类和病害症状鉴定出锈病11种,黑粉病11种,白锈病2种,白粉病5种,霜霉病3种。涉及草地植物11个科、30个属。共采集和鉴定出草地病害44种(属)。其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形态学特征,结合病害症状和寄主,共鉴定出锈病11种,分别是蒲公英锈病(Puccinia hieracii)、秦艽锈病(Puccnicia gentianae)、珠芽寥锈病(puccinia vivipari)、防风锈病(puccinia sileris)、蕴苞麻花头锈病(puccinia calcitrapae de Candolle)、刺儿菜锈病(puccinia calcitrapae de Candolle var. centaureae)、早熟禾锈病(Puccinia brachypodii)、高原毛茛锈病(Puccinia ustslis Berkekey)、毛莲菜锈病(Puccinia hieracii)、驴蹄草锈病(puccinia Calthicola J.schr?ter)、凤毛菊锈病(puccinia Saussureae Thümen)。(2)鉴定出各种黑粉病11种,分别是珠牙蓼黑粉病(Ustiligo bistortarum)、大麦坚黑穗病(Ustilago hordei)、大麦散黑穗病(Ustilago nuda)、垂穗披碱草条形黑粉病(Urosystis dahuricus Turcz)、赖草黑粉病(Ustilago serpens)、赖草条形黑粉病(Ustiligo striiformis)、嵩草炭黑粉病(Anthracoidea elynae )、芨芨草条黑粉病(Urocystis achnatheri)、风毛菊黑粉菌病(Thecaphora trailii)、茅香条黑粉病(Urocystis hierochloae)和冰草条黑粉病(Urocystis agropyri)。(3)鉴定出白锈病2种,即蕴苞麻花头白锈病[Albugo macrospora(Togashi)Ito],艾蒿白锈病(Albugo tyagopogonis);麦角病(ergot)3种,即赖草麦角病(Claviceps purpurea (Fr.) Tul.),鹅观草麦角病(Claviceps purpurea (Fr.) Tul.)和披碱草麦角病(Claviceps purpurea (Fr.) Tul.);白粉病5种,即蒲公英白粉病(Sphaerotheca fusca),二裂委陵菜白粉病(Sphaerotheca aphanis),早熟禾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毛莲菜白粉病(Oidium)和苜蓿白粉病(Erysiphe pisi);霜霉病3种,即苜蓿霜霉病(Peronospora aestivalis)、苦卖菜霜霉病(Bremia lactucae)和苍耳霜霉病(Plasmopara angustiterminalis)。(4)通过分离鉴定,初步鉴定出叶斑类病害9种,占分离总数的20.1%,分别是:草玉梅黑斑病[Alternaria tenuissima(Nees ex Fr) Wiltshire var.]、蒲公英褐斑病[Alternaria tenuissima(Fr.)Wiltshire]、唐松草褐斑病(Alternaria thalivtriicola)、珠芽蓼褐斑病(Cercospora sp.)、刺儿菜黑斑病[Alternaria tenuissima (Fr.)Wiltshire],异叶青兰褐斑病(Alternaria tenuissima (Fr.)Wiltshire)、黄菷橐吾褐斑病(Trichometasphaeria sp.),微孔草黑斑病(Alternaria rosicol)、苦苣菜褐斑病(Phoma sp.)。(5)在分离或鉴定出的病害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是锈病和黑粉病,其中锈病11种,占鉴定总数的25%,黑粉病11种,占鉴定总数的25%,危害较为严重的是叶斑病和白粉病,分别占总鉴定总数的20.1%和11.36%;其它分离或鉴定的病害包括白锈病、麦角病和霜霉病,分别占鉴定病害总数的4.55%、6.82%和6.82%。(6)寄主植物共涉及到11个科的植物,依次是菊科(Compositae )、毛莨科(Ranunculaceae)、蓼科(Polygonaceae )、禾本科(Gramineae)、蔷薇科(Rosaceae)、唇形科(Labiataea)、紫草科(Boraginaceae)、豆科莨科、蓼科、禾本科、伞形科和龙胆科,其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是菊科,其次是禾本科。鉴定出能被黑粉菌所侵染的植物有5个科,依次为禾本科、菊科、莎草科、蓼科和毛莨科,其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是禾本科。
其他文献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46页到49页.rn教材分析:“年、月、日”属于量与计量知识范畴,是在学生掌握时间单位“时、分、秒”基础上的延续,是进一步研究时
本文采用稀释平板混菌法对采自甘孜州的122份表层土样的真菌进行了分离计数。对分离到的真菌进行了初步鉴定,并分析了真菌数量与土壤类型、海拔、气候带的相关性;根据土壤真
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rn教学目标:rn1.认读“诚实、尽管、咔嚓、毕竟、歉意、能见度、环顾四周”等词语,理解“能见度”的意思.rn2.学习概括课文主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4~15页.rn学情分析:rn1.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积累了一些探索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策略.rn2.学生能自主探索“
植绥螨是叶螨等害螨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在当前生物防治中应用广泛。本文调查鉴定了内蒙古自治区的植绥螨种类,并以截形叶螨为猎物,比较评价了本地植绥螨种类(有益真绥螨Euseiu
我国现有的经过准确鉴定的葡萄病毒和类病毒只有9种,而世界上现有的葡萄病毒和类病毒共有55种,对于我国来说,相当一部分的葡萄病毒病都属于检疫性病害。因此对葡萄病毒检测方
期刊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又称西红柿,为茄科(Solanaceae)一年生草本植物。由于其果实营养丰富,鲜美多汁、适应性强、产量高、用途广泛,因而现已成为我国一种重要
基于遗传算法,解决车间生产任务调度的问题。生产调度是自动化制造系统能否取得预期经济效益的关键技术之一,目标是缩短制造周期,提高生产资源利用率。保证生产任务按时完成。其
三裂叶豚草是重要的外来入侵生物,如何防治该杂草已成为杂草学家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利用专性寄生病菌是防治三裂叶豚草的有效途径。作者在调查三裂叶豚草真菌病害时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