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的捕食螨资源及优势种的评价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xxssdd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绥螨是叶螨等害螨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在当前生物防治中应用广泛。本文调查鉴定了内蒙古自治区的植绥螨种类,并以截形叶螨为猎物,比较评价了本地植绥螨种类(有益真绥螨Euseius utilis Liang et Ke、苏氏副伦绥螨Paraseiulus soleiger Ribaga和毛里横绥螨Transius morii Ehara)及目前已经应用的植绥螨(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 Hughes、斯氏钝绥螨第Amblyseius swirskii Athias-Henriot、东方钝绥螨第Amblyseius orientalis Ehara和黄瓜新小绥螨Neoseiulus cucumeris Oudemans)对截形叶螨的取食能力和取食后生殖的能力,以了解各类植绥螨的捕食潜能,在此基础上对优势种进一步进行了研究,以其为本地植绥螨资源的保护利用及筛选出控制截形叶螨最有效的天敌提供依据。结果如下:1.记录了内蒙古自治区新发现植绥螨4属5种,分别为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 Hughes)、毛里横绥螨(Transius morii Ehara)、有益真绥螨(Euseius utilis Liang et Ke)、苏氏副绥伦螨(Paraseiulus soleiger Ribaga)及银川盲走螨(Typhlodromus yinchuanensis Liang et Hu),其中有益真绥螨和巴氏新小绥螨为本地区的优势种。2.在25℃、湿度为80%的实验条件下,七种植绥螨以截形叶螨为食物的捕食量表明,东方钝绥螨对截形叶螨卵的日均捕食量最大,为21.86±0.14粒;巴氏新小绥螨对截形叶螨幼螨的日均捕食量最大,为14.61±0.22头;斯氏钝绥螨雌成螨捕食截形叶螨各螨态的日均捕食总量最大,为43.61±0.50头;斯氏钝绥螨雌成螨期的捕食总量也最大,为1324.60±51.98头。由此可知,七种植绥螨中斯氏钝绥螨对截形叶螨的捕食能力优于其他植绥螨。3.七种植绥螨以截形叶螨为猎物的实验种群生命表表明,黄瓜新小绥螨和斯氏钝绥螨的世代历期最短,分别为9.16±0.34d和9.16±0.43d;苏氏副绥伦螨和有益真绥螨的种群倍增时间(t)较短,分别为4.0235d和4.2739d;斯氏钝绥螨与有益真绥螨的净生殖率(R0)较大,分别为38.3010、31.5412;苏氏副绥伦螨和有益真绥螨的内禀增长率(rm)较大,分别为0.1723、0.1622。因此,苏氏副绥伦螨和有益真绥螨的种群数量增长的潜力强于其他植绥螨。4.在15℃、20℃、25℃、30℃、35℃五种恒温条件下,有益真绥螨以截形叶螨为猎物时各螨态的发育历期、雌雄成螨寿命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但产卵总量、净生殖率(R0)和内禀增长率(rm)在25℃时最大,分别为44.05±1.36粒、31.5412和0.1622,说明25℃是有益真绥螨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有益真绥螨卵的发育起点温度最高,为15.90℃;世代历期的有效积温为97.96日·度,其在呼和浩特市理论发生代数约为25代。5.不同食物(截形叶螨、甜果螨和蒲棒花粉)对有益真绥螨的生长发育及繁殖.影响的研究表明,其捕食甜果螨的世代历期最短,为9.46±0.39d;捕食截形叶螨的雌成螨寿命和产卵期最长,分别为36.85±0.89d和25.20±0.73d,净生殖率(R0)和内禀增长率(rm)最大,分别为31.5412和0.1622,表明截形叶螨较甜果螨和蒲棒花粉更适合有益真绥螨的发育繁殖。
其他文献
由Erwinia amylovora引起的火疫病是一类毁灭性的细菌病害,常造成严重的经济危害。为了有效防治病害的发生及危害,人们对其致病因子的分子机理作了大量的研究。而许多植物病原
本文采用稀释平板混菌法对采自甘孜州的122份表层土样的真菌进行了分离计数。对分离到的真菌进行了初步鉴定,并分析了真菌数量与土壤类型、海拔、气候带的相关性;根据土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