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壮族民间流传着三种文字——古壮字、新壮文、汉字。古壮字是在汉字的直接影响下,借用汉字或汉字的偏旁以及模仿汉字的构造方法创造的一种方块壮字,其产生已有上千年历史,目前仍在民间使用。新壮文是20世纪50年代国家帮助壮族创制的拼音壮文,作为壮族正式文字在壮族地区进行推广。汉字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充当各民族的官方通用文字,自然在壮族民间得以广泛流传,并具有较高的声望。
本文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以古壮字为中心,对古壮字主要流传区域的壮族人群进行问卷形式为主,个别访谈为辅的社会调查,综合调查在壮族流传使用的三种文字的使用现状和现代壮族人群对它们的态度。对调查数据进行系统的统计和科学的分析,并对三种文字进行综合对比研究,全面把握壮族民间文字使用现状和文字态度的概况。同时,对古壮字相关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分析古壮字的使用及态度,古壮字与性别、年龄、文化层次的关系,结合古壮字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分析古壮字产生、发展及目前生存的积极和消极因素,预测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