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应用水文及水力学计算、地形资料分析对比、ECOMSED模型模拟、高通、低通滤波和谱分析等方法,野外观测与室内分析相结合,实测资料分析与数学模型模拟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研究相结合,现代与历史相对比,研究了磨刀门河口水文动力特征、动力平衡、近几十年来磨刀门河口动力、表层沉积物、地貌等的变化、人类活动对磨刀门河口动力、地貌的影响及磨刀门河口中、短周期时间尺度上动力、地貌系统的自动调整机制等问题。
本文以磨刀门治理开发工程为界,工程前磨刀门地形演变主要以自然过程作用为主,总的是淤积趋势,淤积区域主要在内海区。工程后,磨刀门地形演变则在人类活动形成的人工边界下进行,磨刀门水道和洪湾水道向窄深方向发展,口门内地貌演变的总体趋势是冲刷,但近年来磨刀门水道开始出现淤积的趋势,而洪湾水道则保持冲刷的态势。由于工程后至今只有十多年的时间,河口地貌尚处于调整变化过程中。
人类活动对河口地貌的影响表现在:深槽、拦门沙加速向外推进,拦门沙加速淤涨;使河口局部地貌自然演变过程发生了逆转;基本消除了原有的岛间淤积,大大削弱了岛屿在磨刀门河口中的动力-沉积作用。
从磨刀门整治工程实施至今,河口只是经历了中短期的调整。整治工程初期,人工边界的变化对动力的影响起了主导作用。磨刀门河口中、短期调整的主导因素为流速和比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