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落公共池塘资源的治理是一个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步呈现,又屡被忽视的重要问题。供给主体缺失,占用者众多,自身属性复杂等特点给公共池塘资源的治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文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村落公共池塘资源的治理之道。第一章论及研究背景及目标,并界定主要研究问题。在评述作为公共池塘资源治理手段的市场理论、政府理论、自主组织与治理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之后,作者确立了本文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梳理田野调查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归纳出村落公共池塘资源治理困境的表现形式,包括“流域抽水竞赛"、“公私抽水竞赛”、“池塘抽水竞赛”、“池塘养殖悲剧”、“大池塘分割”、“小池塘合并”等,指出这些困境加大了公共池塘资源治理的难度。第三章分析了村落公共池塘资源治理困境的成因,主要有农村税制改革所带来的基层政府失效、水权界定缺失造成的市场失灵、公共池塘资源自身属性引发的负外部性等。第四章提出关于同时重复共用公共池塘资源和先后重复共用公共池塘资源的治理办法;并提出“基于社会交换的协作治理”这一概念,以弥补“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概念的不足,并对社会交换博弈的约束变量进行了分析。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立足公共池塘资源治理困境在中国农村的表现形式,以一种与奥斯特罗姆不同的研究视角,发展出新的治理结构。研究的主要不足则在于受时间的限制,无法对这一模式在更大范围内的公共池塘资源治理中进行定量的测量与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