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V(△S=1)衰变与带电Higgs新物理修正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zi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物理是当前粒子物理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她为精确检验标准模型,验证QCD,寻找CP破坏机制和发现新物理提供了绝佳的场所。在实验上,在两个B介子工厂工作的BaBar和Belle实验组已积累了大量的事例数,2009年底LHC实验已经投入运行,能够对分支比在10-6~10-7量级的B介子稀有衰变道作出具有较高精度的测量。另外位于日本和意大利的两个高量度SuperB工厂也在筹建中。实验的顺利进展,给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分别在标准模型和双希格斯模型Ⅲ下对B介子两体无粲非轻衰变做了研究,利用微扰QCD因子化方法计算了B→PV112个衰变道的标准模型分支比和CP破坏值以及新物理修正。  在论文的综述部分,我们首先介绍了有关标准模型的基础知识,以及处理弱衰变的低能有效理论和计算B介子两体衰变强子矩阵元的不同因子化方法,重点介绍了PQCD因子化方法。并给出了B→PV衰变CP破坏和CP平均分支比的计算公式。第三章中我们简单介绍了双希格斯模型理论知识,重点讨论了模型Ⅲ,在CCK方案下,考虑荷电希格斯的圈图贡献,计算了对威尔逊系数的修正,并结合一些实验数据给参数空间做出了限制,我们发现新物理对C1,…,C10修正很小,而对C8g影响很大。  在论文的工作部分,我们利用PQCD因子化方法计算了12个B→PV衰变道,考虑了带电希格斯贡献的新物理修正,并结合最新的实验数据做出了分析。发现:  ①对B→Kφ(K*π)6个道的新物理修正对衰变分支比有50~120%的增强,而对直接CP破坏绝对值均有较明显的降低。  ②对B→ Kρ(ω)衰变模式,新物理对衰变分支比修正较小,约-10%左右的降低,对直接CP破坏的修正不明显。  ③对B→Kφ(K*π),衰变分支比和CP破坏值对带电希格斯质量依赖较为明显,而对B→Kρ(ω)衰变,分支比和CP破坏值对H+质量并不敏感。理论预言Higgs质量在100~300GeV。  ④对于混合CP破坏中的可观测量Sf,新物理修正很小。  最后一章中我们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B物理的研究做出了讨论和展望。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带电粒子在磁场及晶格势场中的运动问题是量子力学也是固体物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同时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验研究方面都取得了许多成果。虽然实验研究对许多物理现象已
标准模型是粒子物理的基本理论,在近几十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它也存在一些不令人满意的地方。而超对称是联系费米子与玻色子的一种对称性,最小超对称标准模型是标准模型在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由于受到历史因素的局限,我国传媒企业的绩效评价机制过于复杂,并且没有足够的理论支持。就此,笔者从传播学、管理学的角度出发,对传媒企业绩效评价机制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而
高温超导机制问题是凝聚态物理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自高温超导发现以来,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但是在高温超导机制研究方面一直没有实质性的突破,甚至很难从实验结果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物质的光学性质及光学过程的相干控制研究,是目前国际上光学研究中重要而活跃的前沿领域之一.相干控制的研究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在非线性光学、量子光学、光通讯和
中百优6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用印水型优质不育系中100A与自选中晚籼优质恢复系ZR6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籼稻新组合,具有株叶型好、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倒性较好、耐寒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