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具有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在中学阶段学习古诗词,有利于我们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为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与新课标的要求相比,总体看来古诗词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在具体教学中存在一些误区,诗词教学研究也存在诸多不足,值得进一步研究。“声”“色”显示着古诗词的美,研究“声”“色”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促进古诗词教学。但笔者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没发现专门对“声”“色”问题研究的文章著作,而且关于“声”“色”问题与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研究更是寥寥。因此,本文重点将古诗词的“声”“色”的研究同中学语文教学联系起来,以期使中学教师提高对古诗词“声”“色”问题的重视,也为今后的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本文将分三章:引言部分,主要阐述古诗词“声”“色”的研究缘起及理论基础。第一章论述古诗词“声”“色”问题研究现状和重要性。近年来关于古诗词教学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但专门论述古诗词“声”“色”问题的文章还少之又少,而对这一方面的研究对中学生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二是有助于不同学科的相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提高学生古诗词兴趣,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第二章论述古诗词“声”“色”问题的表现。古诗词是具有音乐美、绘画美的文学形式,具体来说,古诗词在整体构图、色彩搭配、线条处理、光色融合等四方面与绘画具有很大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古诗词独有的韵律和节奏,犹如音乐作品般触动读者的心弦。第三章则具体探讨在中学语文古诗词课堂中如何运用“声”“色”进行教学,本文主要介绍了六种方法:体悟吟诵,体会古诗词的音韵美;品诗绘图,再现古诗词的绘画美;发挥想象,领悟意境美;为古诗词编曲,歌唱古诗词;利用多媒体,直观感受诗的绘画美;了解古诗词音韵规律,创造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