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低聚糖对淡水鱼糜的冷冻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yinghaiyangzh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鱼糜通常在冷冻条件下进行贮藏和流通。冻藏会引起鱼糜蛋白质的主要组分——肌原纤维蛋白的冷冻变性,导致鱼糜蛋白质的凝胶特性、乳化特性和持水性等功能特性下降,从而造成鱼糜制品品质劣变。添加抗冻剂是延缓蛋白冷冻变性的有效方式之一,目前使用的商业抗冻剂“4%蔗糖+4%山梨醇”会给鱼糜制品带来过高的甜味和热量,寻找“低糖、低热量”的高效抗冻剂是冷冻鱼糜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大豆低聚糖具有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抗肿瘤、调节血脂、增强免疫力等生理活性,同时也是一种潜在的抗冻剂,但是其对鱼糜的冷冻保护作用及机制还不清楚。因此,本课题以草鱼鱼糜为研究对象,研究大豆低聚糖对鱼糜冻藏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大豆低聚糖对冻藏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和水的相变的影响,为大豆低聚糖应用于冷冻水产品,尤其是冷冻鱼糜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研究了大豆低聚糖添加量对冻藏过程中鱼糜解冻损失、鱼糜凝胶强度、持水性、白度、水分分布和感官品质的影响。添加6%~8%大豆低聚糖可以显著减少冷冻鱼糜的解冻损失。经过120 d冻藏后,添加8%大豆低聚糖和商业抗冻剂的鱼糜凝胶强度、持水性和白度分别降低了 34.48%和30.44%、4.12%和3.11%,9.96%和9.81%,解冻损失分别为0.63%和0.56%。8%大豆低聚糖和商业抗冻剂添加能抑制鱼糜感官品质的下降,提高鱼糜凝胶的感官品质。8%大豆低聚糖与商业抗冻剂有相当的鱼糜抗冻效果,且在维持鱼糜凝胶的白度和感官品质方面更具优势。研究了大豆低聚糖的添加量对冻藏过程中鱼糜肌原纤维蛋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8%大豆低聚糖能很好地抑制鱼糜蛋白在冷冻储藏过程中发生冷冻变性。冻藏120 d后,8%大豆低聚糖添加组和商业抗冻剂组,鱼糜的盐溶性蛋白含量、肌原纤维蛋白Ca2+-ATPase活性、总巯基含量、活性巯基含量、α-螺旋含量分别下降了 58.55%和 67.65%、88.50%和 91.29%、50.72%和 63.98%、61.69%和 66.25%、17.53%和15.20%,表面疏水性增加了 41.34%和44.79%,变化幅度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冻藏120 d后,6%,8%大豆低聚糖添加组和商业抗冻剂组色氨酸和酪氨酸荧光强度分别降低了 32.97%、24.60%、29.54%和 29.45%、28.64%、25.95%。6%~8%大豆低聚糖的加入可有效稳定冻藏过程中蛋白质的结构,抑制肌原纤维蛋白冷冻变性。研究了大豆低聚糖添加量对鱼糜的水分分布状态及冷冻过程中水的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冻结温度越低,鱼糜冻结点越低,冻结速率越快,通过最大冰晶带时间越短。同一冷冻温度下,6%~8%大豆低聚糖添加组冻结点和冻结速率与商业抗冻剂组无显著性差异。8%大豆低聚糖和商业抗冻剂组鱼糜的结合水含量分别为11.82%和13.77%。大豆低聚糖的添加可以增加鱼糜中结合水含量,缩短冻结时鱼糜通过最大冰晶带的时间,降低鱼糜冻结点,减少冰晶的形成,从而抑制鱼糜的冷冻变性。
其他文献
稻谷干燥是有效衔接稻谷收后储前的重要环节。新收获稻谷不及时干燥易造成霉变、发芽等。在“蓝天计划”、碳中和目标和健康中国大背景下,新型绿色低碳保质干燥技术越来越被关注,如热泵干燥。而热泵干燥存在干燥周期长、受干燥环境制约大等缺点。因此研究预处理技术与热泵干燥结合对提高稻谷干燥速率与保证稻谷品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籼稻为原材料,研究冷等离子体技术对稻谷微观结构及热力学性质的影响;研究冷等离子体功率、冷
学位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粕是油茶籽榨油后的副产物,具有强抗氧化活性等活性。如果能够高效提取油茶粕中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多酚,将极大地提高油茶粕的综合利用率。本文针对油茶粕多酚利用率偏低的问题,采用超声辅助溶剂提取法提取油茶粕多酚,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提取物中的总酚含量,对提取物中的多酚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以及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结果表明,DES8(氯化胆碱:丙二
学位
大肠杆菌可引起人胃肠道感染、关节炎、以及败血症等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传统检测大肠杆菌方法存在耗时长,易污染、成本高或操作专业性强等问题。近年来,具备辣根过氧化物活性的脱氧核酶因合成简单、成本低、活性稳定等优势,在生物传感领域备受关注。然而,现阶段基于脱氧核酶的生物传感器均存在脱氧核酶活性低,检测背景值高等问题。经研究发现,脱氧核酶邻近碱基对可对核酶活性进行调整。基于此,本文以大肠杆菌为检测靶标
学位
莲子芯是成熟莲子种仁中的绿色胚芽及胚根,人们常以泡茶饮用,富含有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降血压、抗炎等多种生理功能活性物质。莲的品种也丰富多样,且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江苏、江西、浙江、湖北、湖南、福建等地。莲子芯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生物碱类和黄酮类物质,其中生物碱类成分具有抗癌、抗病毒、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氧化、降血糖等生物活性功能,而黄酮类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降血脂等作用。已有研究表明莲子芯的主
学位
植物衍生的miRNA参与人体调控的研究一直都是国内外研究热点,跨界调控人体的生物功能作用更是当下关注的重要课题。目前,有水稻衍生的Oryza sativamircoRNA(OsmiR168a、OsmiR156a 和 OsmiR166a)参与人体调控的编码基因,并且作用于多个组织器官。但OsmiR168家族中的OsmiR168b研究内容较少,其对人体的调控作用尚不清晰。本研究验证了湖南本地稻米在砻谷
学位
真菌毒素引起的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目前已发现的真菌毒素超过500种,其中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和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A,OTA)广泛存在于粮食中,具有致癌、致畸等强毒性的特点,严重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目前,基于色谱的分析技术已经发展成为测定真菌毒素的标准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这些检测方法具有灵敏高、准确性好的优点。然
学位
黑米是一种特殊的稻米品种,营养价值丰富。米糠层含有大量粗纤维和果胶,导致其存在蒸煮时间过长、口感较差、消化吸收差等问题,作为主食难以被大多消费者接受,限制了黑米的开发利用,影响其生产和消费价值。本论文采用了植物复合水解酶酶解、微波处理和添加可溶性大豆多糖(Soluble soybean polysaccharide SSPS浸泡)三种预处理方法改善黑米的蒸煮食用品质。首先以硬度/黏度和感官得分为指
学位
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在国外已成熟运行多年,我国《专利法》第四次修订引入了该制度,其立法目标在于克服专利许可供需信息不对称、提升专利许可的谈判效率、降低专利许可的交易风险、促进专利的实施和运用。专利开放许可制度的引进丰富了我国专利实施许可的类型和方式,也为我国解决专利有效率低、维持率低、专利技术转化率低等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开放许可是指专利权人通过专利授权部门公告作出声明,表明凡是希望实施其专利的人,均
学位
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是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性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得到长足发展,但也引发一系列的问题:耕地质量下降、数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等。自2004年至今连续18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凸显了“三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的重要地位。农业生产效率是衡量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工具,然而,农业生产效率只关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经济产出,往往忽略与其紧密联系的生态环境因素,
学位
汞离子(Hg2+)作为最常见的有毒重金属离子之一,在工业、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尤其在多种食品种类中均有检出量超标现象。Hg2+可以通过土壤进入到农作物中,和饮用水等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并且不断积聚,一旦超过人体所能耐受的限度,便会诱发一系列疾病,不但会引发肠胃溃疡、腹泻、肺水肿等问题,而且会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伤害,甚至产生呼吸衰竭导致死亡,危及人类身体健康。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和食品品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