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起点开展的,以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分离为出发点,在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赋予农民土地使用权、自主经营权和收益权。2016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将农村土地产权中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一步划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十九大报告和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指出,要继续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在依法保护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前提下,平等保护土地经营权。这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农村土地制度的研究多限于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并通过成本-收益的分析路径探讨了农村土地制度的激励机制与制度变迁路径,也有部分学者从政策分析的视角对农村土地制度变迁进行了探讨。但从总体上看,前者沿用了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将成本-收益作为制度变迁的核心变量,简化了分析变量,使研究变得更加“简约”和精致,但却忽略了政策决策过程的复杂性;后者对当事人参与农地制度改革的过程作了大量描述,为研究者了解农地制度改革和变迁提供了大量的细节材料,但遗憾的是,未能建立起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鉴于此,本文引入了多源流理论的政策研究模型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
本文认为问题源流中政策执行反馈,与政治源流中政府领袖和政府换届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政府领袖和政府换届在我国土地制度变迁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简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理论工具等;其次,对1978年至今与农村土地相关的政策文件、法律规范、重大会议报告等文件内容进行系统梳理,依据时间发展与文件内容的变化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制度变迁过程分解为4个阶段,总结每一阶段的核心特征;第三,探寻各个阶段存在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和政策之窗,探析政策之窗开启的原因;最后,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并对其未来发展作了简要分析。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农村土地制度的研究多限于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并通过成本-收益的分析路径探讨了农村土地制度的激励机制与制度变迁路径,也有部分学者从政策分析的视角对农村土地制度变迁进行了探讨。但从总体上看,前者沿用了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将成本-收益作为制度变迁的核心变量,简化了分析变量,使研究变得更加“简约”和精致,但却忽略了政策决策过程的复杂性;后者对当事人参与农地制度改革的过程作了大量描述,为研究者了解农地制度改革和变迁提供了大量的细节材料,但遗憾的是,未能建立起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鉴于此,本文引入了多源流理论的政策研究模型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
本文认为问题源流中政策执行反馈,与政治源流中政府领袖和政府换届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政府领袖和政府换届在我国土地制度变迁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简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理论工具等;其次,对1978年至今与农村土地相关的政策文件、法律规范、重大会议报告等文件内容进行系统梳理,依据时间发展与文件内容的变化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制度变迁过程分解为4个阶段,总结每一阶段的核心特征;第三,探寻各个阶段存在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和政策之窗,探析政策之窗开启的原因;最后,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并对其未来发展作了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