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增长,有效而合理地控制成本费用成为制造业企业谋求发展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企业的费用与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但现实中企业的费用与业务量并不能呈现简单的线性变动。研究发现,费用在业务量增加时所上升的幅度通常大于业务量减少时所下降的幅度,学者们将这种现象定义为费用粘性。目前,中国市场经济制度尚不成熟,导致对管理层权力的约束力较弱,企业中代理问题普遍存在。探究费用粘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其主流观点是由代理问题引发,即管理层在费用管理领域会利用自身的权力操纵费用。当业务量上升时,管理层会增加自身薪酬及福利和扩大控制的资源,当业务量下降时,管理层既不愿意降低自身薪酬及福利,也不愿意减少控制的资源,从而产生费用粘性。费用粘性的存在不利于企业监控真实费用信息并对费用进行合理的控制和管理。内部控制通过权限的布局来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流程和决策框架,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约束管理层权力,缓解代理问题,缓解费用粘性问题。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对费用粘性、管理层权力、管理层权力对费用粘性的影响、内部控制对管理层权力与费用粘性之间关系的影响等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将管理层权力引入管理会计领域的研究比较新颖。其次,在委托代理理论、“经济人”假说、信息不对称理论和管理层权力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上,并用两职兼任、股权分散度和管理层任期合成管理层权力指标来分析管理层权力对费用粘性的影响和内部控制对两者之间关系的影响并提出假设。然后,对2014-2018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共7862个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销管费用存在粘性;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销售费用粘性与管理费用粘性存在差异,其中管理费用粘性大于销售费用粘性;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权力与费用粘性呈显著正相关,且管理层权力对管理费用粘性的正向影响强于对销售费用粘性的正向影响;内部控制对于管理层权力与费用粘性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具有抑制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将成本费用粘性纳入经理人考核体系、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以约束管理层权力、加大信息披露的力度以增加管理层违规成本、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以强化内部控制治理力度、加强中国职业经理人市场建设等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研究管理层权力对费用粘性的影响时深入考虑了不同费用之间的差异,并引入内部控制,研究内部控制对两者关系的抑制作用。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对费用粘性、管理层权力、管理层权力对费用粘性的影响、内部控制对管理层权力与费用粘性之间关系的影响等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将管理层权力引入管理会计领域的研究比较新颖。其次,在委托代理理论、“经济人”假说、信息不对称理论和管理层权力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上,并用两职兼任、股权分散度和管理层任期合成管理层权力指标来分析管理层权力对费用粘性的影响和内部控制对两者之间关系的影响并提出假设。然后,对2014-2018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共7862个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销管费用存在粘性;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销售费用粘性与管理费用粘性存在差异,其中管理费用粘性大于销售费用粘性;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权力与费用粘性呈显著正相关,且管理层权力对管理费用粘性的正向影响强于对销售费用粘性的正向影响;内部控制对于管理层权力与费用粘性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具有抑制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将成本费用粘性纳入经理人考核体系、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以约束管理层权力、加大信息披露的力度以增加管理层违规成本、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以强化内部控制治理力度、加强中国职业经理人市场建设等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研究管理层权力对费用粘性的影响时深入考虑了不同费用之间的差异,并引入内部控制,研究内部控制对两者关系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