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硼陶瓷放电等离子烧结的热—电—力耦合模拟和实验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电等离子烧结(Spark Plasma Sintering,SPS)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广泛研究的一种新型快速材料制备技术,SPS技术将等离子活化,压力和电流加热融为一体,具有升温时间快、保温时间短、冷却快、烧结组织均匀细小等优点,在轻金属、陶瓷、梯度功能材料、热电材料、铁电材料、纳米材料等方面应用广泛。目前,SPS的烧结致密化机理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一般认为由于直流脉冲电流的作用,而且烧结过程中粉末颗粒间存在着大量的孔隙,粉末颗粒间产生大量的等离子体,产生自发热现象。粉末颗粒表面由于受热而产生局部熔化,粉末颗粒表面的杂质也被高温等离子溅射和由于放电产生的冲击波清除。现在对于非导电材料的烧结机理还不明晰,近些年,研究人员借助有限元模拟的手段来对烧结过程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模拟计算帮助理解粉末烧结成形机制,从而更好的指导实验。本文针对碳化硼粉末的放电等离子烧结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热-电-力强耦合模型。在本研究中,将Drucker-Prager/Cap(DPC)模型用于放电等离子烧结碳化硼过程数值模拟,因为该模型能够准确地描述粉末材料致密化行为。首先对不同温度下DPC参数进行了逆向识别,在1500℃、1600℃、1700℃、1800℃和1900℃五个温度下,进行了高温模压实验。基于ABAQUS和Modefrontier优化平台,结合了高温模压实验,将实验的载荷-位移曲线和模拟的载荷-位移曲线之差作为优化目标,采用单纯形法进行优化计算。当满足收敛条件时,计算终止,输出该温度下DPC模型参数。对比了五个温度下实验和模拟的密度分布和载荷-位移曲线。结果表明,实验与模拟的平均相对密度差别不大,而且载荷-位移曲线拟合较好,最大载荷的误差值也比较小。这说明所建立的与温度和密度相关的DPC模型能够很好的描述碳化硼粉末的高温致密化行为。然后将建立的DPC模型用于模拟碳化硼粉末的放电等离子烧结过程,实现了电场、温度场和力场的耦合模拟。热电模块的求解是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力学模块的求解是基于DPC本构模型。模拟结果表明,电流和温度模拟的结果相似,最大值都出现在压头与模具相接触的位置,随着烧结的进行,温度的最大值有向模具移动的趋势。应力场的分布主要表明轴向应力是样品内最主要的应力,相对轴向应力来说,径向应力、角应力和剪切应力都相对较小。密度场的分布和实验结果也比较吻合,样品边缘的密度分布类似于双向压制。最终验证了SPS多场耦合数值模拟的正确性。
其他文献
聚乳酸(PLA)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在其中引入羟基磷灰石(HA)能够有效地解决降解酸性而引发无菌性炎症的问题,并且可作为增强相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因此PLA/HA复合材料为临床上解决金属材料在骨固定修复中存在的力学遮蔽和金属腐蚀,以及骨缺损治疗中自体骨、异体骨移植自身存在的缺陷和无机材料模量低,脆性大等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通过HA负载盐酸万古霉素(Van)对复合
学位
氢能,作为一种能量密度高、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未来能源战略领域的重中之重。电解水制氢法由于其制备方法简单、制氢纯度高、制备过程无污染等优势而备受关注,但是该方法存在一个严重的缺陷,就是缺乏低成本、高效率的析氢反应(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HER)电催化剂。在HER电催化剂方面,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二维(two-dimensional,2D)材料MX
学位
羧酸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普遍应用于纤维和塑料等化学工业中,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与药物中间体,因此其合成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传统的羧酸合成法需使用大量外加氧化剂、副产物多且原子经济性低,不符合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开发出高效、环境友好的羧酸合成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潜在的实用价值。近年来,利用金属催化剂将醇脱氢转化为羧酸的合成新方法成为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该方法原子经济性高
学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因其结构可调、可以有机-无机杂化、金属离子可换等特点,使其具有功能性与可设计调控性。MOFs存在的外力响应、磁性响应与各种耦合,都对难以直接调整的性能提供可能。多铁性MOFs,因为其铁弹,铁电和铁磁之间的耦合,在传感、存储等领域都展现出潜力。弹性性能与结构的稳定性有关,是重要的物理和机械性能。研究多铁性MOFs中弹性性能
学位
自从2009年液态电解质形态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获得了3.8%的能量转化效率(PCE)以及2012年固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9.7%的效率被报道以来,过去十年里研究者们做了大量工作来提高电池器件的效率,2020年认证效率已经达到了25.5%。现在,钙钛矿电池器件的制备成本高,稳定性较差仍然是其商业化需要解决的问题。印刷是一种高通量制备工业化大面积钙钛矿电池器件的理想方法。顶电极的沉积作为钙钛
学位
糖尿病是全球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血糖水平的波动可能会导致诸如意识丧失,血管疾病或神经认知变化等并发症,因此,非常需要开发具有实时连续葡萄糖监测(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CGM)功能的传感器用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在各种传感机制和架构中,带有苯硼酸(PBA)的光子晶体(Photonic crystal,PC)水凝胶传感器已被证明是一种有前途的传感器。作为基于布拉
学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动汽车,便携式电子设备大型储能器件等的需求急剧增大,然而受到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本身固有属性的影响,现有的储能装置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生活的需求,迫使研究者们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续航能力强,重量轻,体积小,绿色环保,且价格低廉的高理论容量的电极材料。锂硫(Li-S)电池因其高容量密度(2600 Wh Kg-1)、地表储量丰富,在使用过程中安全无毒并且对环境友好
学位
环境屏障涂层(Environmental Barrier Coatings,EBC)是Si C陶瓷基复合材料(ceramic matrix composites,CMCs)在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上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在CMCs和发动机恶劣环境之间设立一道屏障,阻止或减小水蒸气和氧气对Si C复合材料的高温腐蚀。传统的EBC多采用硅酸盐材料,尽管已基本满足1300~1400°C燃气环境中的
学位
第五代(5G)和第六代(6G)移动通信技术需要低介电低损耗的材料降低延迟和损耗,堇青石(Mg2Al4Si5O18)具有低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和热膨胀系数小等优点,堇青石也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堇青石主要存在三种不同的晶型,在高温稳定六方晶型的α-堇青石具有有序低对称的六元环,在低温稳定的正交晶系的β-堇青石具有无序高对称的六元环和在低温介稳的μ-堇青石。堇青石陶瓷和烧结法制备的堇青石微晶玻璃已经被
学位
硫正极的理论比容量高达1672 m Ah/g,并且硫的自然储量丰富、无毒、绿色,被认为是非常有前景的下一代正极材料。然而,单质硫及其放电终产物Li2S2/Li2S具有难溶性和绝缘性,并且其放电中间产物Li2S8、Li2S6、Li2S4等长链多硫化锂在电解液中溶解度较高,这些特点导致硫正极在充放电过程中多硫化锂的转化动力学缓慢和“穿梭效应”,在电化学性能上表现为电池容量衰减快、倍率性能差。因此,研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