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险投资与传统银行借贷不同,其更倾向于高风险、高科技性的目标,并且是一种权益资本,更关注于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与潜力。其投资目标主要为新兴行业如新能源行业或处于初始发展期的企业。风险投资的运作形式是股权投资,一般的投资期限较长,且通过了筛选进入风投资本的上市公司,将会得到除资金支持外的其他方面的支持,例如改善治理水平、引入先进管理模式和避免诚信问题等。这样的运作模式恰恰符合如新能源行业内的上市公司的发展需要。然而如何合理地选择风投目标,如何评估上市公司的风险投资价值,是风投策略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上市公司风险投资价值的评估不仅应涵盖该公司的投资回报率,更应注重对于上市公司发展潜力的考察。同时投资风险即面对扰动影响时该公司的稳定性也是重点分析的对象。基于此思路,本文拟通过上市公司效率测度和扰动影响分析这两个步骤建立两个维度评价指标,并以此作为风投价值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从而根据该评价体系给出相应的风险投资策略建议。具体而言,本文针对根据中国上市公司与证券市场的风险投资特点,构建了基于生产市场和证券市场表现的上市公司双市场网络。接着,在双市场网络的基础上,添加了生产市场的特定扰动分析与证券市场的随机扰动分析,由此构建了扰动下的双市场效率测度模型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至此,本文得到上市公司风投价值的两个评价指标即双市场效率及双市场稳定性。通过两维度指标,构建了上市公司风投价值评价体系。并依据该评价体系制定了上市公司可变的风险投资策略。在实证部分,运用以上理论基础,研究了风险投资热点行业——新能源行业。使用2013-2017年5年间的新能源行业的26家上市公司的真实数据,测度了其双市场网络效率,并对所得结果进行整体性和特征性分析。接着测度了各个上市公司扰动下的双市场效率,对扰动结果做进一步分析。对比扰动效率与原始效率,评估了新能源上市公司的双市场网络稳定性。通过评价结果,得到了上市公司风险投资的不同特性。针对其不同特点,本文给出了相应的风险投资策略。在本文中的实证分析结论主要如下:第一,从整体来看,26家新能源上市公司的双市场效率值都呈现较低的水平。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的效率差异并不明显;新能源行业中上市时间较早的企业和上市时间较晚的企业之间存在明显的双市场效率差异;在不同的次级行业中,橡胶和塑料制品业表现最好且与其他次级行业相比优势明显。第二,在扰动下的效率测度结果中,所选取的26家新能源上市公司扰动下的双市场效率值仍呈现较低的水平。在效率分布方面,中国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的扰动效率差异仍不明显。可以发现多数省或自治区表现低迷且在五年中一直处于“及格线”下;电子业表现最好,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行业表现最差的。第三,稳定性分析结果中,整体来看,扰动下效率与原始效率相比调整的均值不大,但从单个上市公司来看,不同上市公司稳定性差异很大;地域差异中,东部的调整幅度整体小于中西部的调整幅度;从上市时间来看,三组不同上市周期的上市公司稳定性表现无明显的强弱之分;次级行业中电子业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稳定性最差的为农副食品加工业。最后,本文根据上市公司的不同特点将他们分为8类,接着给出了如下风险投资策略方面的建议:可作为风险投资目标公司的有P+型和S+型,近期可考虑作为持股对象。作为观察组的有N+型和M+型,可随时关注这两类公司,但在风险投资时要注意可能存在的扰动风险。作为观察组备选的有P-和S-,这两类公司短期内可不作为观察目标,若长期中出现明显的表现提升,可考虑将其纳入观察组。短期内可不考虑N-和M-组中的公司,其风险投资回报率低,且风险投资潜力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