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恩来教授运用风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经验总结

来源 :甘肃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b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对免疫化学联合法加上高脂辛辣饲料喂养,并佩戴颈环制备的心脾积热型RAU大鼠进行研究,观察模型大鼠口腔粘膜组织病理学的改变、体重的变化、临床表现和给予愈口宁高、中、低剂量后的变化,从分子水平探讨心脾积热型RAU大鼠模型的发病机制,愈口宁对调节Th1/Th2免疫平衡的作用机制以及与JAK/STAT信号通路的相关性,为愈口宁治疗心脾积热型RAU的应用价值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理论研究:通过查阅国内外
目的通过构建咪喹莫特(Imiquimod,IMQ)诱导的BALB/c银屑病样小鼠模型,观察雷公藤多苷(Tripterygium wilfordii polyglycoside,TWP)对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皮损面积和疾病严重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组织病理形态学以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7(Interleukin-27,IL-27)的影响,
学位
一、研究背景  结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各类肿瘤的前列,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结肠癌临床治疗常采用的方式有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免疫疗法和分子靶向治疗等。手术切除主要适用于早期局限转移的肿瘤患者,如Ⅰ期结肠癌,Ⅱ、Ⅲ期结肠癌则采用手术与化疗结合治疗,而进展性晚期结肠癌治疗主要以化疗为主。可见在各阶段结肠癌的治疗中,
学位
目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疾病,是由于皮肤或粘膜反复接触过敏原发生的变态反应所导致,IL-33活化肥大细胞发生脱颗粒,释放组胺、蛋白酶、炎性因子和趋化因子等参与其病理过程,IL-37具有免疫抑制和抗炎效应,本研究主要探讨IL-37对大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模型的效应,及其对IL-33诱导肥大细胞活化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为临床用药方面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方向。方法SPF级6周龄健康雄性SD
第一部分1例可疑恶性甲状腺结节个案报道及文献复习背景:甲状腺癌已成为发病率增长速度最快的恶性肿瘤,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癌的第一个甲状腺体征,约有7%-15%的结节是恶性的,可通过甲状腺彩超或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进行鉴别,可疑恶性甲状腺结节目前无有效的无创治疗方法,多选择手术或医学随访。现报道于中部战区总医院就诊的1例可疑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旨在探讨对本病有效的非手术治疗
学位
第一部分复方芪芎颗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目的 探讨复方芪芎颗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服用复方芪芎颗粒。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在
目的探讨动态超声检查法在踝关节距腓前韧带(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ATFL)陈旧性损伤术前决策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01月于我院行踝关节镜下ATFL修复或重建手术的56例踝关节陈旧性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5例,女性21例;年龄19-57岁,平均年龄(33.5±9.1)岁;左踝31例,右踝25例。每例患者术前均在笔
目的:  1.通过对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相关“毒邪”进行具体分类,了解各类毒邪的临床分布特征及总体特性,初步分析黄连解毒汤用于PSCI治疗的可行性。  2.基于“毒损脑络”理论,通过黄连解毒汤早期干预PSCIND患者,分析其对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实验室指标、中医证候评分的疗效作用,并了解PSCI毒邪的动态变化特点。  3.通过实验研究探讨黄连解毒汤干预PSCI的应用时机及部分相关机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