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端到圣人——对孟子德性修养思想的探讨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ang_nc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性修养是孟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孟子讲性善,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又可称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此四心乃是仁、义、礼、智四德之端,人之德性修养便是以此四端为基础。人之为人、区别与禽兽之处,即在于人有此善端。向善乃是人本性自然趋向,恶则是对善性的违背。   在孟子看来,“圣人与我同类也”,圣人、庶民本是同类。“人皆可以成尧舜”,只要向善不已,孜孜以求,皆有成圣人可能。要成圣人,并非仅靠天生之善端,关键在于后天修养。修养内容即是本具的四端。在孟子那,一切具体德性都化归为人本性中具有的“仁、义、礼、智”四种善端。只要据此善端,保而勿失、向外扩充,就可向善不已,合于“尧舜之道”。向善的核心是“居仁由义”。仁、义是根本,仁是“安宅”,义是“正路”。只要住在安宅里,行走在正道上,处处由仁义而行,那么便“大人之事备矣”。   仁、义不仅是道德规范和原则,其本身有实质内容,即孝、悌。孝悌乃是仁义之“实”,仁义得以孝悌为基础,违背孝悌,也就谈不上仁义。孝、悌可谓是一切道德的根基,违背了这个根基就无所谓道德。   在求德方法上,既然人本具善端,那么首要的便是返观自身,体察到本具的善心,使它存而勿失,存心养性,反求诸己,继而扩充之。不仅如此,德性修养还受环境的影响,需要向他人学习。在孟子看来,舜从庶民到圣人,一切皆在于取人之善,孜孜而学来的,是“无非取于人者”。需注意的是,此处学习的核心内容乃是如何向善,而非今日所谓知识。   在孟子看来,在仁义本心与天、命关系上,人所应做的乃是修养德性,尽其在我者,而非强求天、命。求德是自我做主,是“求之在我者”,不受外在境遇的制约,具有完全的自主性,“我欲仁,斯仁至矣”。   德性修养就是以尧舜为榜样,尧舜之道就是最高境界。在修养过程中,只要志于仁义,不管达到何种境界,孟子皆持赞许态度,其所反对的乃是真正违背仁义之道者,如乡愿。圣人便是德性修养的最高境界,是理想人格的表现,从四端到圣人即是孟子德性修养的全过程。
其他文献
多发性骨髓瘤病人容易发生感染,在化疗时则更甚,这主要是由于病员有免疫功能的缺陷,以致对于入侵的细菌不能作有效的防卫和杀灭。体液免疫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关系主要是正常多
正如文学中的结局,赋予故事更为完整的意义。在天主教的思想体系中,终末思想,同样赋予整个神学体系以更为完整的意义。本文尝试通过分析现代天主教不同神学家的终末思想,以及通过
在启蒙主义精神的鼓舞下,对宗教这一人类精神生活中异常复杂的现象进行科学的研究成了共同的理想。19世纪中叶的爱德华·泰勒试图在进化论和个体主义一认知论的背景下建立这门
人类思想的一个主要倾向就是以理性压制非理性、以物质侵占精神、以“在场”排挤“不在场”。尤其在当代,人们的想象世界还面临着市场经济、现代科技、信息网络社会、全球化
人体各种淋巴细胞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在不同比重的淋巴细胞分离液中有不同的沉降率,用Isopaque-Ficoll(简称IF)淋巴细胞分离液来分离正常人外周血,可以获得一层纯净而不混有
在面向实时态的优化控制中,最优潮流(optimal power flow,OPF)是重要手段.已有最优潮流研究往往假设系统当前的运行状态已知,而实际上系统的真实运行状态无法确知.基于不准确
中职学校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实践能力,鼓励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中职学校三年制的学生文化成绩较差,基础素质普遍较低。因此,英语教学改革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以往对扩张型心肌病(DCM)的心脏功能注重于收缩性能的研究,晚近对其舒张性能的研究表明:左室舒张期最大压力下降速度(-dp/dt—max)和顺应性(△V/△P)降低同样可以导致左室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