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际的重要桥梁,也是人们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工具。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在世界上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汉语学习热潮也在世界上逐渐升温,汉语学习教材的编写和出版也因此获得了蓬勃发展。有关汉语学习的教材主要分为三类:一是汉语课本,二是汉语学习的工具书,三是汉语的语法书。众所周知,汉语语法的学习是外国人掌握汉语、了解中国的必经之路。在汉语语法的学习中,翻译是主要的学习手段。从词汇、语法成分到句型的讲解和练习都需要采用翻译形式。但是目前国内学界对汉语语法类教材的翻译研究还不是很充分,对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此类研究做进一步深入探讨。汉语语法书的翻译是指对单纯的汉语语法教材所做的文本翻译,并不包含汉语课本中语法部分的翻译。其翻译内容主要涉及汉语语法书中的语法规则和语法专业术语等,其翻译的对象为源语言为汉语的语法文本,其受众者包括汉语的学习者和研究者。优质的汉语语法教材的翻译能推动汉语学习的深入发展,有利于汉语的广泛传播,有助于汉语更好地走向世界。因此,汉语语法教材的翻译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有鉴于此,本文以美国翻译学家奈达的功能对等作为理论视角,以笔者所做的《现代汉语》语法章节选段的翻译实践为例,从译前准备、翻译过程和译后校审三个方面探究汉语语法教材的英译实践,着重分析在词汇、语法和文体三个层面如何进行汉英语法翻译实践,旨在寻找语法类学术文本的恰当的翻译策略及方法。希望本文对语法类教材的翻译能够提供有益的启迪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