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柴芍汤对于轻微型肝性脑病肝郁脾虚型患者干预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临床运用的价值,为治疗轻微型肝性脑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及临床经验。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3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上乳果糖口服液口服治疗,试验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上柴芍汤口服治疗。试验周期为7天。以完成NCT-A测试所需时间、DST测试得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来观察并评估药物的干预效果。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资料统计分析,P值<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完成本次试验研究的共有62例患者,试验组31例,男17例,女14例;对照组31例,男18例,女13例。经统计学统计分析,试验组平均年龄为49.22±8.04岁,最大年龄为64岁,最小年龄为30岁;对照组平均年龄49.06±8.49岁,最大年龄63岁,最小年龄为27岁;试验组治疗前完成NCT-A测试所需时间的平均值为83.87±14.78秒,治疗后为64.66±12.01秒;治疗前DST测试得分平均值为20.15±6.74分,治疗后为26.40±6.30分;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平均值为16.87±5.40分,治疗后为7.87±2.77分。对照组治疗前完成NCT-A测试所需时间平均值为79.96±14.02秒,治疗后为71.28±13.92秒;治疗前DST测试得分平均值为21.68±5.78分,治疗后为24.26±5.20分;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平均值为16.00±2.85分,治疗后为11.84±2.46分。试验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分别进行比较,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完成NCT-A测试所需时间、DST测试得分、中医证候积分方面进行对比: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组内对比,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分别进行组间对比,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分别进行组间对比,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7.10%,对照组为41.94%,总有效率对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柴芍汤能有效改善乙肝肝硬化轻微型肝性脑病肝郁脾虚型患者神经心理学的异常,能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降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