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DCT服役性能的湿式离合器基础特性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cpx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具有动力响应快、传动效率高、生产继承性好、与电动汽车动力系统适配性强等优点,其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但DCT产品在动态服役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特别是DCT车辆的起步和换挡性能会随着服役时间的增加而下降。湿式离合器作为DCT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其基础特性对DCT车辆的起步和换挡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湿式离合器的温升过高不仅会造成整车动力中断和离合器的烧蚀,亦会影响湿式离合器摩擦系数的变化。摩擦系数变化规律的认识不清会使得DCT车辆在起步和换挡过程中的离合器传递转矩控制不稳,易导致起步冲击和换挡顿挫等。此外,随着DCT车辆服役时间的增加,湿式离合器的摩擦特性将会发生改变,加剧了DCT车辆在起步和换挡过程中离合器传递转矩的控制不稳定性。另外,湿式离合器拖曳转矩的变化也会引起整车驱动转矩的变化,从而影响DCT车辆的起步和换挡性能。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已有大量关于湿式离合器温升特性、摩擦特性和拖曳转矩的研究。然而,目前研究仍存在以下重要科学问题需要解决:提出综合考虑摩擦副接触应力场非均匀分布、摩擦片沟槽内冷却流场时变特性、摩擦系数变化的温度场耦合计算模型;揭示湿式离合器摩擦特性和拖曳转矩随服役时间的变化规律和变化机理。为此,本文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汽车产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考虑动态服役性能和驾驶行为及行驶环境的DCT智能控制与评价方法,采用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对DCT动态服役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的湿式离合器温升特性、摩擦特性及其随服役时间的变化规律、拖曳转矩及其随服役时间的变化规律。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为了揭示湿式离合器温度场在接合过程中的分布特性和变化规律,考虑了摩擦副接触应力场的非均匀分布,建立了摩擦副接触应力场有限元模型;针对摩擦片沟槽内冷却流场的时变特性,建立了冷却流场数值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摩擦副接触应力场的非均匀特性、摩擦片沟槽内冷却流场的时变特性、摩擦系数与摩擦面温度的相互影响,提出了湿式离合器在接合过程中的温度场耦合计算模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理论和试验研究了摩擦副接触应力场、冷却流场以及不同的离合器接合条件对湿式离合器温度场的影响规律。(2)为了获取湿式离合器摩擦系数的变化规律和数值计算模型,试验研究了摩擦副接合压力、润滑油温度、摩擦面间的润滑油流量、摩擦面温度、离合器主动端转速与从动端转速等因素对摩擦系数的影响规律;在研究不同因素对湿式离合器摩擦系数影响规律的基础上,考虑摩擦副接合压力和离合器主/从端相对转速差对摩擦面温度的影响,提出了以摩擦副接合压力、润滑油温度、摩擦面温度和离合器主/从端相对转速差为自变量的湿式离合器摩擦系数数值计算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3)为了探明湿式离合器摩擦特性随服役时间的变化规律,试验研究了湿式离合器的服役里程数和润滑油的服役时间对摩擦特性的影响规律,以及摩擦副接合压力、润滑油温度、离合器主/从端相对转速差、摩擦面温度对湿式离合器摩擦特性随服役时间变化规律的影响;基于对湿式离合器摩擦特性随服役时间变化规律的研究和对不同服役里程数摩擦片的三维轮廓分析,揭示了湿式离合器服役里程数对摩擦特性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湿式离合器服役里程数影响的摩擦特性理论分析模型。(4)为了获得湿式离合器拖曳转矩及其随服役时间的变化规律,试验研究了摩擦面间的润滑油温度、摩擦面间的润滑油流量、离合器主动端转速、离合器服役里程数以及润滑油服役时间对拖曳转矩的影响规律;基于对不同服役里程数摩擦片的三维轮廓形貌分析,揭示了拖曳转矩随湿式离合器服役里程数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考虑离合器主动端转速和离合器服役里程数对摩擦面间润滑油覆盖区域的影响,提出了湿式离合器拖曳转矩随服役里程数变化的理论分析模型。上述研究工作所得结果可为DCT湿式离合器传递转矩的精确控制提供依据,从而为DCT车辆长期保持良好的起步/换挡性能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小头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其致病机理和神经损伤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小头症最基本的临床表现是头颅周径生长滞后,颅骨形变诱导压应力可直接导致脑组织压缩及神经功能受损,探究压应力调控小头症神经损伤的变化规律对于深刻理解小头症的神经损伤机理和开发有效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人脑发育研究在伦理、检测分析手段等方面的限制,类脑器官由于具有人源特征、3D微环境以及类似大脑的组织结构特征,是
学位
发展新型二次清洁能源对解决能源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氢能具有来源广泛、高燃烧热值、零碳排放等优势,有望取代传统不可再生能源。电解水是制备氢气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电解水设备主要使用铂、钌、铱等贵金属作为电催化剂,此类贵金属催化剂可大幅降低电解水所需能耗,但其高昂的价格增加了电解水的成本,不利于电解水制氢技术的规模化应用。电解水总反应由阴极析氢半反应和阳极析氧半反应组成,其中阳极析氧半反应为四电子
学位
伴随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企业的创新资金“瓶颈”问题也愈渐凸显,严重束缚了企业的自主创新积极性。诸多研究将企业创新融资的现实困境主要归因于信息不对称,认为不论是市场还是政府都难以对企业及其创新项目的真实质量信息做出准确评价,因而在创新投资时面临着较高的逆向选择风险。因此,企业如何有效传递自身创新信息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学者们探讨了企业向政府和市场传递创新信息的多种方式,引发了本文对企业
学位
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技术是指综合应用电工理论、电力电子技术、控制理论,利用磁场实现电能从电网或电池以非电气接触的方式传输至用电设备的技术。传统WPT系统中的电磁耦合机构通常由一对圆形或矩形线圈组成,当接收线圈与发射线圈之间发生位置或角度偏移时,系统的输出能效急剧下降,甚至导致系统不能正常工作。为解决该问题,全方位WPT技术应运而生,其具有良好
学位
工业机器人具有操作灵巧、作业效率高、控制精度较高及运行成本低等优点,被大量应用于各种加工制造行业,所形成的机器人加工系统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机器人加工系统能耗源及影响因素众多,能耗机理与规律复杂。目前关于机床加工系统的能耗研究较多,而机器人加工系统的节能研究较少。开展机器人加工系统能耗模型及节能优化方法研究,对于推动机器人加工系统低碳设计运行以及制造业绿色智能发展具有重要意
学位
多目标优化问题是工程应用和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且常见的问题形式之一,并且广泛存在于控制系统、投资组合、生产分配、商品定价等许多应用场景中。传统的数学规划方法如加权法、约束法、理想点法等,在处理包含多个目标的复杂优化场景时,只能求得一种给定权值下的一个最优解,并且,其对权重和目标次序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因此这些经典规划方法在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时往往受到局限且效率较低。不同于传统的规划方法,受生物进化原理
学位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 CEUS)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肺周围性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6例经病理证实的肺周围性肿块进行CEUS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查,比较CEUS与超声弹性成像对肺周围性病变良、恶性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CEUS诊断肺周围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80.8%、82.8%、83.9%,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肺
期刊
<正>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山东高速高新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技投资公司")坚持以党建引领文明单位创建不断深入,让软实力成为助推企业发展的硬支撑。强化党史学习教育引领筑牢精神高地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科技投资公司党总支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落实、高质量推进,以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推进,为文明单位创建筑牢"精神高地"。
期刊
浸水作用下的岩石加载、卸荷力学特性与损伤机理研究一直是岩石力学领域关注的前沿方向,相关研究对于岩体的稳定性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论文围绕泥质砂岩的水-力耦合特性,系统开展了泥质砂岩在不同含水条件下的单轴、三轴压缩和卸围压力学实验,结合扫描电镜、声发射与核磁共振检测技术探究了不同含水条件对岩石微观结构劣化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岩石多线性应变软化本构模型和考虑含水与载荷共同作用的损伤演化模型;
学位
新能源发电设备同步方式和控制特性与同步发电机组具有显著差异,不同于同步发电机组,新能源发电设备的特性由多个物理储能元件动态及其相应的控制器共同决定。因此,在小扰动下新能源并网系统的激励响应关系复杂,呈现出多时间尺度以及强耦合的特征。同时新能源并网设备采用的同步并网方式与其控制策略也密切相关,其不同同步方式新能源设备并网系统面临着小干扰失稳形态迥异,多样化电源协调控制错综复杂等问题。这种新型的振荡问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