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坏死因子-α预处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来源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py1314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100 ng/mL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预处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本实验按计算机随机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 cells,HUVEC)分为对照组、条件培养基组和预处理条件培养基组。首先使用100 ng/mL TNF-α的内皮细胞培养基刺激HUVEC 12 h后,三组培养基分别更换为原培养基、hUCMSC的条件培养基、TNF-α预处理hUCMSC的条件培养基。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增殖周期,MTT法测定HUVEC的增殖活性,AO-EB染色和流式细胞仪分别定性、定量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t检验统计分析比较数据。结果MTT的检测结果提示,在培养24、48和72 h时,对照组细胞的吸光度值是0.51、043、0.32,而条件培养基组和预处理条件培养基组吸光度值是0.56、051、0.45和0.59、0.56、0.52;在各个时间点上,条件培养基组和预处理条件培养基组细胞的增殖量均高于对照组,和预处理条件培养基组细胞的增殖量最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周期(G2/M+S期)的结果示:在培养24、48和72 h时,对照组细胞处于G2/M+S期的比例是(22.34±1.03)、(10.66±1.07)、(9.58±0.82),而条件培养基组和预处理条件培养基组处于G2/M+S期的比例则分别是(27.95±1.85)、(18.59±1.48)、(13.02±1.91)和(31.17±1.29)、(22.44±2.28)、(16.28±1.11);在各个时间点上,条件培养基组和预处理条件培养基组处于G2/M+S期的比例均高于较对照组(P值均小于0.05),且预处理条件培养基组升高的更显著(P值均小于0.05)。此外,流式细胞仪定性检测结果表明:在培养24、48和72 h时,对照组细胞的凋亡率是(18.95±1.01)、(16.66±1.51)、(11.37±1.01),而条件培养基组和预处理条件培养基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是[(12.04±1.13)、(10.88±1.39)、(6.88±1.63)]和[(8.16±1.44)、(6.97±1.34)、(2.97±1.44)];在各个时间点上,条件培养基组和预处理条件培养基组细胞的凋亡率较对照组降低(P值均小于0.05),且预处理条件培养基组细胞的凋亡率最低(P值均小于0.05)。AO-EB定性检测细胞凋亡的结果与流式定量检测的结果趋势类似。结论TNF-α预处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可发挥显著促进HUVEC的增殖和抑制HUVEC凋亡的作用。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  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有约20%的病人发生晶状体后囊膜混浊即后发性白内障(PCO)。术后残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迁移和纤维化生是PCO形成的主要原因。术
目的:评估多体素磁共振氢质子波谱(1H-MRS)代谢物定量分析在对脑高、低级别胶质瘤进行分级的临床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对31例(男性19例,女性12例,平均37.03±12.92岁)胶质瘤患
研究目的:  1,观察脊髓脑啡肽在大鼠骨癌痛中表达变化,探讨脑啡肽在骨癌症痛发生与持续中的作用,为骨癌症痛机制的研究及其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2,探讨鞘内移植人前脑啡肽原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