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机器人自主接管非合作目标的轨迹规划与控制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pp77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空间机器人对高价值航天器开展在轨维修维护是合理使用轨道资源、恢复故障航天器的功能、提升航天器的经济效益、降低航天产业成本、保障空间资产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显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空间机器人接管非合作目标后形成复合体系统,由于该系统的非线性、耦合性强,而且初始动量未知,操作过程基座姿态约束条件多,给系统的构型设计、参数辨识、轨迹规划、基座姿态稳定等带来一系列挑战。为了深入理解空间机器人与目标组成的复合体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推导了复合体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并针对典型运动轨迹分析了不同质量、惯量目标与基座之间的耦合情况,基于此提出了空间机器人系统的控制策略。进一步地,分析了单臂及多臂空间机器人系统的工作空间及可操作度。基于可操作度指标,对采用多臂的空间机器人系统的构型进行了优化。针对复合体系统初始动量未知时非合作目标动力学参数实时辨识过程中基座姿态扰动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约束条件下零反作用空间自适应轨迹规划的参数辨识方法。以多维关节角度势函数的梯度为约束,利用空间机器人的零反作用空间特性,采用带遗忘因子的最小二乘自适应方法在关节角度约束的条件下实现对基座姿态较小的扰动,建立系统动量的差分式增量方程,精确辨识出目标的动力学参数。针对空间机器人操作自旋目标过程中基座姿态失稳的难题,提出基于自适应滑模控制的基座与机械臂协同稳定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了延时参数估计来降低对系统动力学精确模型的依赖,设计一种增益导数与滑模变量成比例的自适应切换律,实现了操作目标过程中良好的控制性能和较小的颤振效应。通过空间机器人基座和机械臂的协调运动,有效减小了目标操控过程中产生的基座姿态扰动,实现了复合体系统的稳定控制。为了对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和评估,研制了一套半物理实验验证系统,该系统由空间机器人的数学模型和模块化可重构机械臂组成,主要思想是将动力学模型与实物结合起来。基于该系统,开展了空间机器人零反作用空间自适应轨迹规划的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也说明了空间机器人半物理仿真实验系统具备开展实验验证的能力。该实验系统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可在后续的研究中继续发挥作用。从在轨服务和空间安全的发展趋势来看,空间机器人接管控制非合作目标是未来的研究应用热点。本文的研究成果为空间机器人技术的实用化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分析了全国城郊型马铃薯生产成本的变化趋势、成本构成、地区差异,并分别与中国马铃薯生产的潜在竞争作物和美国爱达荷州马铃薯生产的成本收益进行比较.主要结论:马铃薯生产成
[摘 要:人才培养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者相互结合。随着社会迅猛发展,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达成共享资源模式、融合发展,发挥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中的专业引领作用,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创新教学方式,形成教育合力,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繁荣和发展“教育社区化,社区教育化”。  关键词:社区教育;学校教育;专业引领;整合发展]  2016年6月,国家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中提
电子产品的普及使得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越来越高。根据某系统中对加固计算机的电磁兼容性要求,针对其中最难满足的两项指标,着重阐述了屏蔽、合理走线及滤波等电磁兼容技
一、设计思路1 .探索应用研究性学习模式作为一种先进的教与学的模式 ,研究性学习正逐渐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 ,能不能将这种教学模式运用到课程
从坑压压接理论、压线筒、导线三个方面分析了M22520/2-01压接钳压接一种22D压接件出现拉脱力过低的现象可能产生的原因。依据定位器上标注的档位选择表进行了拉脱力试验并对
核酸适配体(aptamer)是一段DNA或者RNA序列,它能与多种目标物质高特异性、高选择性地结合,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检测领域,其作用本质是一段单链核酸分子折叠形成特定的三维结
文章就国内和国外比较先进的四种成本控制模式进行了探讨和比较,并阐述了选择成本控制模式的一些原则.
溶囊素系由雷丸提取制成的无菌水溶液,内含对虫体蛋白质具有选择性溶解的蛋白酶,对囊虫等寄生虫有较强的杀灭作用。该药简便快速、疗效可靠,无不良反应。
计算机金融犯罪的防范浙江省嘉兴市建设银行计算机管理科陆青,俞璇随着金融业务的不断发展,储蓄、会计、证券、房改、国际业务等都已采用计算机处理。计算机在金融业的推广.给人
急诊科是救治危重患者及参与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场所,护士若不注意个人防护或防护不当,面临的职业暴露的机会将明显增多,特别在今天HIV、HBV、HCV等传染病日益猖獗,任何疏漏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