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信是当前中国规模最大、日活跃用户数量最高的社交媒体之一,朋友圈是微信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功能,每天数以亿计的内容在其中发布和传播。用户在朋友圈中发布内容、收获点赞和评论已成为司空见惯的社交模式。国外对于类似社交媒体的研究表明,此类社交媒体带给用户的影响通常是双面的。本研究以朋友圈作为社交媒体的典型代表,讨论用户发布内容与得到他人反馈的互动过程,验证社交媒体对用户的情感和情绪产生的影响和这种影响程度强弱的相关因素。 本研究总结了国内对微信和朋友圈的现有研究方向和国外对类似社交媒体的研究成果,从用户的需要出发,以朋友圈中发生排斥现象时的需要-威胁模型为基础提出了研究模型和假设,并采用实证的方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朋友圈中用户得到的反馈水平正向影响用户的归属感、控制感、自尊和存在感,负向影响用户的孤独感。用户发布的内容类型对上述关系起显著的调节作用,自我展示类内容比非自我展示类内容引起的需要降低程度更高。在一定的反馈水平区间内用户的依恋模式对上述的关系有着一定的调节作用。在高反馈水平区间内用户的焦虑程度和回避程度越高,上述反馈水平对需要的影响程度越强。 本文聚焦了社交媒体中的用户行为和人际关系,引入心理学的理论解释社交媒体对用户产生情感和情绪上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有关因素。本研究使国内关于微信和朋友圈的研究内容更加丰富,研究的结果也有利于使用者对社交媒体带来的影响形成更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