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功能材料结构化,单一功能材料多功能化的趋势推动下,磁性荧光纳米复合材料以其在诸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在生物标记和细胞分离以及核磁共振成像成像领域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此外在生物传感、磁性探伤、靶向药物载体等方面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目前为止的磁性荧光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主要集中在合成与生物应用方面,其中荧光部分多以有机染料、量子点等具有毒害作用的发光材料为主,而以稀土掺杂的荧光粉材料无论从制备方法、应用范围来看其研究价值都要都远远的高于前者,所具有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更适合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由于材料的磁性和荧光性能都与材料的价电子行为有密切联系,磁性材料的价电子自旋以及磁畴中磁致有序现象是否会对复合材料中的荧光性能产生影响在物理学和化学上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本论文以稀土掺杂硼酸钇包覆铁纳米复合物作为研究内容,通过共沉淀法、水热法等步骤成功的制备出了同时具有荧光和磁性双功能的纳米复合物,并进一步对磁性荧光在外加恒定磁场下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讨论并结合了凝聚态物理相关理论给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首先,通过以共沉淀法制备的Fe3O4与葡萄糖在水热条件下合成的Fe3O4@C纳米颗粒作为前驱物,通过焙烧还原形成Fe@C@YBO3:Eu3+;结构表征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进行;功能性以荧光光谱和磁滞回归曲线作为表征。然后,通过在荧光部分掺杂入磁性稀土离子Gd3+,形成Fe@C@YBO3:Eu3+,Gd3+,以此作为研究切入点,依据实验结果:在外加恒定磁场下(磁场强度为0.25T)的作用下,3小时达到荧光最强,磁性稀土离子Gd3+的掺入提高了荧光性能却降低了磁性性能,对Gd3+离子的掺入对整个材料的荧光性和磁性性能的影响以及在外加恒定磁场下是否会产生磁性、荧光部分之间的能量传递作用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