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致密化不全新致病基因的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ma51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心肌致密化不全新致病基因的筛选及其表达特征变化目的:筛选心肌致密化不全(left ventricular noncompaction,LVNC)的致病基因并进行功能验证,为拓展发病机制、扩大遗传咨询范围和进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的3个LVNC家系的血液样本进行全外显子测序(Whole-exome sequencing,WES),得到3个家系均筛选出的可能致病基因,同时分别构建LVNC患者和正常人来源的诱导多能干细胞-心肌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cardiomyocytes,i PSC-CMs)模型,收取不同时间点的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PCR)对上述基因进行验证,观察它们在诱导分化过程中的表达特征变化。结果:WES筛选出3个LVNC家系共同的可能致病基因14个,q PCR检测结果提示这些基因在不同的时间点(0d、10d、20d、30 d)表达量发生动态改变,并且表达量在正常组及LVNC组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3个LVNC家系通过WES筛选出的14个共同的可能致病基因,涉及细胞骨架、细胞极性、钙离子及钾离子调节及能量代谢等方面。第二部分:arh GEF18基因下调在心肌致密化不全中的机制初步探索目的:探讨Rho/Rac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18(arh GEF18)下调在心肌致密化不全中对于细胞极性及骨架的影响,并初步探讨潜在发病机制。方法: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正常人及患者来源i PSC-CMs上细胞骨架蛋白(vinculin、F-actin、α/β-tublin)及细胞极性蛋白(Par6)在细胞上的荧光强度及定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骨架及细胞极性相关通路蛋白Rho A、cdc42的蛋白表达量;正常人及患者来源i PSC-CMs进行转录组测序与此家系全外显子测序进行联合分析,结合查阅文献,筛选出可能致病基因;q PCR检测及Western blot检测可能致病基因在i PSC-CMs上m RNA及蛋白表达量。在AC16细胞系(人心肌细胞系)水平构建与i PSC-CMs相似的慢病毒基因实验组和对照组,并行q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各组细胞骨架蛋白(vinculin、F-actin、α/β-tublin)及细胞极性蛋白(Par6)的荧光强度及定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骨架及细胞极性相关通路蛋白Rho A、cdc42的蛋白表达量;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结果:与正常组i PSC-CMs相比,患者来源的i PSC-CMs在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细胞骨架蛋白(vinculin、F-actin、α/β-tublin)及细胞极性蛋白(Par6)荧光强度减弱,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细胞骨架及细胞极性相关通路蛋白Rho A、cdc42均明显减少(P<0.0001)。患者i PSC-CMs转录组测序GO分析提示细胞骨架和细胞极性相关通路Rho GTPase Cycle富集到55个差异基因,且与患者外周血全外显子测序联合分析,结合文献查阅,筛选出arh GEF18为LVNC可能致病基因;q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与正常组i PSC-CMs相比,患者组arh GEF18的m RNA及蛋白表达量均下降(P<0.01)。在AC16细胞系水平成功构建慢病毒基因敲低组LV-arh GEF18 sh RNA、慢病毒对照组LV-NC的细胞模型;与LV-NC组相比,LV-arh GEF18 sh RNA组细胞骨架蛋白(vinculin、F-actin、α/β-tublin)及细胞极性蛋白(Par6)荧光表达强度均减弱;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细胞骨架及细胞极性相关通路蛋白Rho A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001),而cdc42蛋白表达量各组无差异(P=0.9359,P>0.05);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其迁移速率在不同时间点明显下降(24h P=0.0002,P<0.001;48h P<0.0001;72h P<0.0001)。结论:LVNC在细胞水平表现为细胞骨架及细胞极性的改变,结合转录组与全外显子测序联合分析,筛选出arh GEF18为LVNC可能致病基因;在AC16细胞系模型中,arh GEF18的下调,可降低细胞骨架蛋白及细胞极性蛋白的表达量,使细胞骨架和细胞极性发生改变,并可能通过降低RhoA的蛋白水平,影响细胞的迁移能力。综上,arh GEF18的下调可能通过Rho A信号通路引起LVNC的发生。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探究巨噬细胞钙敏感受体通过TRPC6/Ca2+信号促进炎症反应目的:观察钙敏感受体(calcium-sensing receptor,CaSR)对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Fura-2 AM荧光探针对RAW264.7细胞浆内Ca2+进行荧光染色,CaCl2及CaCl2+Calhex231对细胞进行干预,荧光钙离子浓度检测仪检测并记录CaSR对RAW26
学位
目的:观察噬菌体鸡尾酒制剂通过滴鼻、腹腔注射两种给药方式给予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肺部感染小鼠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小鼠行气管切开手术,使用移液枪吸取50μL 2*108CFU/m L的铜绿假单胞菌悬液经气管灌注,半小时,待建立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小鼠模型后,分别给予小鼠噬菌体鸡尾酒制剂滴鼻、腹腔注射,同时通过同样两种给药方式给予小鼠肺部感染模型PBS作为对
学位
第一部分在细胞水平提高Wnt5b表达水平对小鼠胎肝干细胞分化的影响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Wnt5b基因过表达对小鼠胎肝干细胞HP14-19分化的影响。方法:1.过表达Wnt5b的重组腺病毒(Adv-Wnt5b)作为Wnt5b组,空载重组腺病毒(Adv-GFP)作为阴性对照组(GFP组),未行任何处理的HP14-19作为空白对照组(Blank组)。使用不同滴度的重组腺病毒Adv-Wnt5b和Ad
学位
第一部分CCL3-CCR4轴是介导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凋亡性肠损伤的新治疗靶向目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一种危及新生儿生命的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是由于过度炎症反应导致肠黏膜屏障失衡所致。然而,NEC发生发展的致病机制仍然知之甚少。我们通过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筛选到CCL3在NEC患儿表达增高,并经动物实验得到验证,然而CCL3在NEC中的作用及机制目前仍不清楚。本研究拟通过对NEC临床
学位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但目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依旧高度依赖“课时主义”的课程设计形式,存在课时内容繁多和课时不足的矛盾,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零散、混乱等问题,所以,为解决高中物理课程设计和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大概念教育教学的研究尤为重要。基于学习进阶的相关理论和大概念理念,对高中物理单元教学进行研究,实现大概念统领下设计高中物理课程
学位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iethylhexyl phthalate,DEHP)作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在雄性生殖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并对其早期损伤机制进行研究,为预防、干预DEHP暴露所致的生殖系统损伤损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第一部分:30只生后22天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玉米油)和不同浓度DEHP组(4.8 mg/kg,30 mg/kg,100 mg/kg,500
学位
第一部分靶向抑制PHGDH表达对骨肉瘤细胞生物学行为、成骨分化的影响目的:靶向抑制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PHGDH)探讨其对人骨肉瘤细胞生物学行为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1)运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法验证在正常人成骨细胞h FOB1.19和不同恶性程度人骨肉瘤细胞TE85、MG63、143B中PHGDH基因的表达;(2)感染PHGDH干扰RNA慢病毒的人骨肉瘤细胞作为实验组(
学位
学位
高中物理教学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度学习理论能够为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全面深化、核心素养的落实提供重要指导。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深度学习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界定,并尝试将大单元教学设计与深度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高阶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调查问卷,了解了高中生在认知领域、人际领域和个人领域中的深度学习能力,进一步分析了阻碍学生实现深度学习的因素,再通过与高中
学位
背景: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急性、全身免疫性血管炎症性疾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临床特征为发热、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双侧球结合膜充血及四肢末梢改变等,其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目前KD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一些研究表明内皮功能障碍和过度炎症免疫反应可能是KD发病的关键因素。肿瘤坏死因子样配体1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