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与多样化,产生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环境持续恶化、资源枯竭、物种锐减、生态严重破坏等。从工业文明至今仅二百多年的时间,自然界里的生物几乎被滥杀殆尽,地球上的资源已面临着枯竭的危险,日益支撑不起人类如此疯狂的掠夺。此外,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的生存压力,使人类被迫超负荷透支身体与心灵,精神危机的出现在所难免。生态与精神的双重危机严重威胁着自然界和人类的生存。生态美学、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等新兴学科于此背景之下产生,以研究人类生存破坏的文化根源,使失衡的生态系统恢复平衡,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供理论依据。生态系统不仅仅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它还应该成为人类精神的栖息之地。因此,人类的精神家园如何构建,以及如何才能诗意地栖居于理想的生态环境,是生态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与最终目标。中国自古以来就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这就是“天与人一”。“天与人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导思想,是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智慧结晶,它强调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当今人们呼吁保护生态、恢复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与人一”思想遥相呼应。因此,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与当代价值。本文从五个部分论述庄子美学的生态精神。第一部分论述庄子美学的生态精神阐发的理论基础——“道”的整体性生态思维;第二部分论述庄子美学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生态观点;第三部分重点解析庄子美学思想中对自然、社会、人生之时间与空间限制的生态超越及精神生态境界的生成;第四部分紧密贴合人们的现实生存及精神状况,力求使庄子美学思想中蕴含的丰富的生态精神得到最深层次地呈现,对当代发挥出最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