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战后,世界界各国和地区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尤其在经济方面,建立在生产力发展以及国际劳动分工基础上的国际经济竞争和相互依存更明显。世界的主题仍是和平与发展,国际竞争更多的从“高级政治”转向“低级政治”,体现在国家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上。经济实力是综合国力的核心内容,世界经济是国际政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生产方式的特点决定了国际政治的基本特征,世界经济体系的基本结构决定了国际政治的基本力量构成,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演变影响国际政治格局的改变,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经济利益成为国家对外政策的首要考虑因素,经济竞争成了国际关系中为实现政治目标的常用手段,日益表现为世界政治经济化以及世界经济政治化。以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为首的新兴经济体,成了世界经济避免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第二次衰退以及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全球经济治理规制的制定权,成了主要国家争夺的资源,新兴国家的崛起必然要求改变全球经济治理的规则。然而二战后形成的国际经济治理的机制,比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的步伐并没有跟上现实情况的变化,以致未能防范危机的发生和很好的解决危机。“金砖国家”的出现是对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有益补充,代表着权力的转移,代表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向更合理、更均衡的方向改变。本文围绕着“金砖国家”及其对世界经济治理的影响展开,在简要概述“金砖国家”的崛起以及崛起后对全球经济治理的改革提出吁求的背景下,回顾了二战后形成的全球经济治理的机制及其不足和教训,为“金砖国家”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合法性基础。成了全球经济复苏主要引擎的“金砖国家”为了积极有效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可以借助改革世界银行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投票权等途径实现,并取得了相应的效果。但是,“金砖国家”并不是铁板一块,它们间的分歧不仅体现在贸易问题上,还体现在全球气候变暖、国家体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