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革命胜利后,随着革命党成为事实上的执政党,实现由革命党向执政党思维的转变,开展执政条件下的执政党建设就成为每一个取得执政地位的革命党必须认真应对的重大历史课题,并且由于取得执政地位的革命党在新的政权体系中所处的核心地位,使得这一转变更凸显其重要意义。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取得国家政权,积极自觉地应对这一历史课题,开始了执政党建设的积极探索。由于革命党惯性思维的影响,尽管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革命党思维模式的束缚,导致了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失误,乃至“文革”期间退回到了革命党思维的立场上,中断了对执政党建设这一历史课题的探索,给党和国家建设事业带来了严重损失。本文从革命党惯性思维的视角分析了“文革”的经验教训。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开始了我们党对这一历史课题的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邓小平理论初步构建了中国特色的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基本框架,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建设理论做出了承前启后的贡献。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励精图治,认真应对党的建设的两大历史性课题,在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深刻总结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理论,特别是关于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回答了在新的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历史课题,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积极成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理论的进一步成熟。 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理论历史发展脉络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总结执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以更好地遵循执政规律,继续以加强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