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思维的转换研究——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ndf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的教学思维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教学行为,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的解决需要以教学思维的转换为前提。因此,本研究针对现有教学思维的问题及弊端,来揭示影响教学思维的因素,提出新的教学思维方式。本论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课堂观察研究等方法,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维的转向进行了多层面的研究,以期能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变革提供新的思维方式。  全文共分为如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研究的问题,说明研究的意义,界定阅读与阅读教学、思维与教学思维的概念,并依据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文献综述,最后提出了研究的思路和具体的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通过对长沙市A校和B校两所小学的阅读教学进行课堂观察研究,发现课堂上老师教学行为的表现反衬出教学思维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即割裂性教学思维、静态性教学思维、结论性教学思维与抽象性教学思维,并分别对其表现及弊端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第三部分,分析影响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思维的因素。结合访谈所获取的资料,发现有六个因素影响了教师阅读教学的思维,分别为:从教之前的阅读经历、阅读语文文本的文化视野、阅读教学过度依赖教参资料而忽视学生的实际、反思阅读教学缺乏动力和深度、研讨“单位”的孤立性与研讨主体的封闭性、忽视阅读教学实践与理论关联的研究等。  第四部分,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的新思维,即关系性教学思维、动态性教学思维、过程性教学思维与具体性教学思维,并分别对其含义、作用及实施这种思维的具体策略进行了描述。
其他文献
一个班级五十余名学生,性格各异,情况不同,每一名学生犹如一个乐队中演奏不同乐器的乐手。特别是到了高三,“乐手们”面临着“演出”(高考)前的种种压力,如何发挥好每个乐手
期刊
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之间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对同一件事物的理解也是不相同的,他们之间存在的这种差异是使得学生之间进行合作的前提。教师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