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灵山自然保护区中低山森林交错带采伐演替初期阶段植物群落动态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qq142038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标准地定位调查法,对雾灵山中低山交错带次生演替初期阶段植物群落的动态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密度 伐前多数草本植物密度均相对较低,次生演替阶段均较伐前升高。2000年较此前的各个时期明显降低。喜阳植物密度逐步降低,灌木植物中,伐后均较伐前升高,但主要灌木物种的密度在不同海拔高度的标准地中表现出动态特征不同的主要是由于环境条件不同所致,低海拔比高海拔升高明显。乔木植物中,不同演替时期多数树种在8号标准地中的密度均显著低于4号标准地中的同种植物。随着演替的进行,各标准地中乔木树种的密度在2000年均低于1992年。 (2)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在草本植物中,生态幅较广的草本植物在次生演替初期阶段一直保持较高的聚集强度,其I值较高;强喜阳植物只在1992年的标准地中出现,无论其I值大小都随着演替的进行很快从群落中消失;耐阴植物在群落中出现较晚,I值也较低。到2000年,主要草本植物的I值均表现出向伐前回归的特征。对于灌木植物,竞争力强的物种生长旺盛,数目增多,I值随之升高,而竞争力弱的物种则相反。从1992年到2000年,聚集度指标较高的物种所占的比例逐步增多。对于乔木植物,在伐前的标准地中,各乔木树种的I值均处于最低水平。次生演替开始后,各种乔木植物I值均高于伐前,同种植物在海拔较低的标准地中比海拔高的升高显著。在演替进行到2000年时,主要树种的I值均明显降低,但仍均为聚集型空间分布格局。 (3)植物群落中的物种消长动态与伐前相比,各标准地中草本植物的种类明显增多。不同年份草本植物的种类变化明显,表明此阶段植物群落处于非常不稳定的时期。灌木层植物的种类组成表现出种类由少变多、组成结构简单到复杂、由喜阳植物垄断到耐阴种类不断增多的动态特征。而对于乔木树种,次生演替开始后种类多于伐前,在次生演替的过程中种类变化较小,在1992年出现的物种绝大部分在2000年的群落中都保存下来。 (4)重要值动态草本植物中生态幅广的物种一直在该层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其重要值较高。受到上层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喜阳物种的重要值明显降低或很快从群落中消失,耐阴的植物的重要值逐步升高。灌木植物表现出与草本植物相似的动态特征,生态幅广的植物其优势地位逐步提高。到2000年,灌木植物在群落中占据优势地位,处于旺盛生长时期。 (5)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标动态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群落均匀度指标在次生演替初期阶段均高于伐前,在1995年降到最低,而2000年又明显回升。灌木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群落均匀度指标在4号标准地和8号标准地表现出明显的差异:4号标准地在1995年降到最低:8号标准地在1995年继续升高。乔木树种在伐前的标准地中分布相对较均匀,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群落均匀度指标均较高,因而在次生演替开始后升高不明显。到2000年,该指标数值均略有降低,但仍高于伐前。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综合指数以及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综合指数都表现出与草本植物相似的动态特征,但略高于草本植物。 (6)地上部分生物量动态草本植物生物量在采伐后第一年达到最高,动态过程与其物种多样性指数相似。灌木和乔木植物的生物量逐年升高,到2000年,灌木的生物量最高,乔木次之,草本植物最低。 门)枯落物现存量动态伐前枯落物贮量最高,次生演替开始后明显降低,从 1995年又逐步回升,到 2000年,枯落物的贮量接近于伐前。 在对照样地中,1992年的各项指标均表现出与其它标准地相似的特征。在以后的调查中,植物群落的各项指标均形成在小范围内的波动,只有枯落物由于补充的量较小且较容易分解,因而其贮量逐年降低。
其他文献
本文的目的在于阐述网络管理系统的概念,提高对网络管理系统的全面认识,然后对使用网络管理系统的意义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这些对我们了解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有着很重要的帮助.
本文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黄河三角洲主要优势树种之一柽柳(Tamarix chinensis)的遗传多样性,揭示其群体遗传结构,并在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柽柳
给出双曲型点构成的叶片工作面的解析方程,并用主曲率方法给出了刀具参数、数控加工中的步长和行距的定量计算模型,最后用等螺距叶片工作面算例验证本文所供方法不但确保了叶片
大蒜为百合科葱属植物蒜(Album sativum L.)的鳞茎,原产于欧洲南部和亚洲西部,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主要活性成分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大蒜素等,具有广泛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本研究应用免疫胶体金标记抗体技术检测了沙田柚(Citrus grandis var. Shatinyu hort)开花期的花粉粒和自花授粉后3d1/2 花柱中的花粉管识别蛋白及S1-核酸酶的定位分布;探讨了
本文对比分析了几种常规的测绘斜齿轮螺旋角的方法,并对几种测量方法进行分析、对比,着重介绍了在实际工作中利用滚齿机的测绘测绘斜齿轮螺旋角的方法。 In this paper, we
本研究以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品种‘日本黄’、‘阳光’、‘国华积富’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品种、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菊花愈伤组织、不定芽和根诱导的影响。优化
作者结合我国铁路人员的现状,研究提出采用可视化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微机联锁系统的方法,从而可在设计、开发和使用维护微机联锁系统各个阶段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Ba
提出了在CAPP系统设计中确定回转体零件型面要素加工方法的筛选模型、选件的控制规则和基于最小工序数目的冗余消解,同时还示例出了一此关键接口程序。 The screening model,
本研究为建立松口蘑人工菌塘诱导体系进而为松口蘑人工子实体的诱导研究提供重要的前提条件,首先对松口蘑的主产区之一,长白山地区松口蘑生长的生态条件进行了调查。并对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