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光放电等离子体降解酚类化合物及其生物毒性变化的研究

来源 :天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ili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酚类化合物是工业废水中常见的高毒性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探寻有效处理含酚废水的降解技术和方法则显得尤为重要。接触辉光放电等离子体(CGDE)是一种新型的高级氧化技术,在辉光放电过程中产生·OH、H2O2等强氧化性活性物质,特别适用于有机污染物的处理。当前,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多以母体化合物的去除率或综合指标(COD、BOD、TOC)的减小作为评价指标。但是,这些指标并不能有效反映污染物降解过程中生物毒性的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受试生物及测定方法,有效测定有机污染物在降解过程中的毒理效应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小球藻和发光菌为受试生物,测定CGDE降解苯酚和对氯苯酚过程中毒性的变化,并比较Fe2+存在条件下CGDE降解苯酚、对氯苯酚过程中的毒性变化。结果表明,CGDE降解苯酚和对氯苯酚过程中毒性都有所降低。Fe2+能有效加快苯酚和对氯苯酚的降解过程,但是仍不能明显的降低其毒性。发光菌和小球藻都能很好的表征苯酚和对氯苯酚在降解过程中的毒性变化,发光菌比小球藻更为敏感,且实验周期短,更适用于毒性的快速检测。为进一步研究苯酚在CGDE降解过程中毒性的变化机理,本文测定了苯酚的主要降解产物及其浓度,以发光菌为受试生物,研究中间产物的毒性变化,并利用联合毒性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苯酚的主要降解产物是邻苯二酚、对苯醌和对苯二酚,它们对发光菌的毒性均大于苯酚。在无Fe2+存在CGDE降解15min时,它们表现为协同作用,15-60min时,均为拮抗作用;加入Fe2+后,联合毒性评价结果均为拮抗作用。实验同时还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下苯酚在CGDE降解过程中的毒性变化。结果表明,氯化钠为电解质时,苯酚降解过程中降解液的毒性大于以硫酸钠为电解质降解过程中的毒性;以不同直径的电极为阳极时,对发光菌的毒性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以不同数目的电极为阳极时,降解液对发光菌的毒性的变化趋势是毒性先升高后降低的过程,电极数目较少时,变化较慢。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洼田饮水试验判断脑卒中病人鼻饲管拔管时机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科住院的脑卒中鼻饲置管病人2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两组
颗粒物污染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环境问题,其主要来源于人类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颗粒物的排放。为了防止颗粒物对人身体健康的伤害,可以从颗粒物污染源的排放控制和生活环境中颗粒
由大公社的制度缺陷造成的农村社会经济的混乱,是催生"六十条"的主要原因。"六十条"的三次修改,通过缩小社队规模、取消公共食堂和供给制、改变农业基本核算单位,否定了"一大
关于科技有无禁区的争论激烈而持久.目前的分歧在于:"无派"坚持认为尽管技术有禁区,但科学无禁区.因为科学以认识自然为目的,科学成果不直接引起物质变化,不会对人类生存产生
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伴随着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同时也极大促进了银行在经营模式和国际结算业务中的创新。本文主要对区块链技术特点和框架体系进行
大学物理实验是理工科院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如何提高其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介绍了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实验中心近两年来在大学物理实验与理论融合教学的探索,包
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创泻黄散、泻白散等方剂用于脏腑热证,后世遂有伏火、阴火、郁火之论,尤以伏火之说盛行。笔者对现代医学某些慢性感染性疾病按"伏火"论治,疗效斐然
随着中国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桥梁数量不断增加。然而,在道路运输车辆大型化,重型化发展的趋势下,也对道路,桥梁等结构造成了严重破坏。受损的道路和桥梁应进行必要的维护和
按照小平同志提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设想,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一步和第二步的目标,人民生活在上个世纪末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是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根据党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