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研究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uai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经世纪疫情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2021年踏上了“十四五”新征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中继续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不忘初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建设、城乡关系处理仍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空想社会主义者、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德国唯心论哲学的代表人物黑格尔等人关于城市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城市发展的本质,批判性地考察了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城市发展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未来城市发展构想。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在专著中系统地阐述城市发展思想,但他们对城市问题的研究却广泛地分布于《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4-1845)、《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哲学的贫困》(1847)、《共产党宣言》(1847-1848)、《政治经济学批判》(1858-1859)、《论住宅问题》(1872-1873)、《反杜林论》(1876-1878)、《资本论》(1843-1883)、《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1)等一系列经典著作之中。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并系统整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市发展的思想,在当今时代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深入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深挖蕴藏在其中的城市发展思想,从而系统地梳理出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体系;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形成的特殊的时代背景,以及在此时代背景下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的辩证逻辑内涵;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探索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的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全面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其理论来源一是莫尔、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二是斯图亚特、斯密及其后继者李嘉图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思想;三是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其实践基础是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城市化进程,以及工业城市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显现的城市病问题。在此基础上按照其思想演进过程对其城市发展思想进行了阶段性划分:早期阶段(1842-1845)、中期阶段(1846-1866)、晚期阶段(1867-1895)。第二部分系统地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方面,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即解析了城市的概念,梳理了城市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规律,阐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市的本质、发展动力和功能的思想,重点强调了城乡关系在城市发展中的变化。另一方面,立足资本主义社会城市发展的现实,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城市的批判考察,致力于将马克思、恩格斯散落于各部经典著作中的城市思想进行系统的整理。马克思、恩格斯依次对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城市显现的城市病问题、城市阶级矛盾、城市住房问题等进行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之上,立意长远,重点以城乡关系为逻辑起点,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市发展的体系构想和价值旨归展开论述。通过对城乡关系的梳理,城市发展将由原始的城乡同一逐步走向城乡分离、城乡对立,最终走向城乡融合。城乡融合是马克思、恩格斯论述城市发展思想的目标归宿,城乡融合目标既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第三部分强调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彰显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的现实关照性。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在超越传统城市发展思想的基础上,总结了城市发展的基本经验;在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所彰显的辩证逻辑;在继往开来中,为城市经济学、城市生态思想和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等提供了理论借鉴;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的城市发展思想也将进一步指导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具体而言,就是要顺应生产力发展规律走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一体化实践,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其他文献
学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反复强调文化自信,而且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提,并用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这六个层层递进的词语来形容文化自信,表明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自信,也充分说明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文化自信的提出基于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
学位
分治策略是处理大数据的基本策略,尤其是近年来在分布式有很大发展的情况下,分治策略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大数据中冗余或噪声样本不仅会消耗存储空间,还会影响机器学习算法的计算效率和精度.因此,在大数据环境下样本选取或重抽样方法的需求更加迫切.本文以支持向量机作为突破口,对基于马氏抽样的支持向量机分布、集成学习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具体的研究工作概括如下:1.研究了基于一致遍历马氏链样本的支持向量机集成学习的泛
在中西伦理思想史上,王阳明和康德无疑是极具代表性的两位思想家。王阳明真正地实现了儒者“内圣外王”的理想追求,集“立德、立功、立言”的“三达德”于一身,是现实化的儒家理想人格形象,他开创的“阳明学”是继“程朱理学”之后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精神面貌的重大学术流派。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他开启了德国唯心主义和康德主义哲学流派,深刻地影响了近现代西方哲学,他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后,西方思想
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奏响了人理想的最强音,让·雅克·卢梭是法国启蒙运动思想的先驱,在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最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的谱系中,卢梭是最独具气质的一位。当以伏尔泰为首的启蒙思想家们大力提倡理性,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制度时,卢梭却感应到了伴随现代文明而产生的种种社会弊端,在功利主义的社会中,他追求自由,高举“返回自然”的旗帜,高呼一种天国情调的道德良心,对政治社会提出了道德世界与政治世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产生、交往和发展,一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活动都发生在一定语境之中,离开了一定的话语语境,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就变得无法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意义重大,它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译的依据,而且会推动或阻碍话语主体之间的有效交往,还会促进或阻滞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发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及其语境建设不仅是对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的发扬光大,而且是
背景:重症肢体缺血(CLI)是老年人越来越高发的外周血管疾病(PAD)的一种严重状态,常导致截肢并增加死亡风险。保留并改善缺血骨骼肌功能至关重要。但至今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目前运动疗法相对可靠、经济、有效,但机制不明。运动可促进产生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的肌肉因子Irisin。骨骼肌线粒体是骨骼肌细胞的能量工厂,其靠线粒体动力学和线粒体自噬协同维持的动态稳定关系到骨骼肌细胞的生死存亡。故Irisin及
RNA干扰(RNAi)技术自问世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害虫防治领域中,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抗虫策略。针对害虫靶标基因的外源dsRNA被害虫取食后,害虫靶标基因下调,导致害虫生长发育迟缓甚至死亡,最终达到防治目的。但是dsRNA的递送方式、长度,序列和浓度等因素都会影响RNAi的效率。目前,通过植物介导RNAi抗虫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而且由于植物质体中缺乏RNAi机制使得dsRNA在其中
铁电材料因其可翻转的自发极化特性而在传感器、致动器和存储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铁电材料因其反常的光伏效应而在新型太阳电池领域引起广泛关注。然而,铁电材料较宽的光学带隙使得其只能吸收太阳光谱中极小一部分的太阳光;另一方面,单一的铁电退极化电场(Edp)对光生激子的分离作用极其有限。这些因素导致铁电基光伏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非常低。本论文着眼于铁电光伏器件性能提升策略,针对目前铁电光伏领域在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