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针对北京市海淀区普通高校足球运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和剖析,了解北京市海淀区大学生足球休闲活动现状、北京市海淀区大学生足球课开展情况、北京市海淀区大学足球社团开展情况,以及北京市海淀区大学足球代表队发展现状;借鉴日韩高校足球运动开展对我们的启示;剖析推动北京市海淀区普通高校足球运动良性开展的制掣因素,并最终建构推动北京市海淀区普通高校足球运动良性开展的运行机制。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北京市海淀区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休闲生活以大众媒体和社交活动为主,总体而言,足球在在北京市海淀区普通高校大学生休闲生活中的地位相对靠后。即便是在体育活动中,足球也的优先顺序也落后于打篮球、慢跑、跑步、打乒乓球、健身有氧体操(瑜伽)、打羽毛球、打网球。2、北京市海淀区普通高校大学生观赏足球比赛的动机,平均值最高的五个因素依序为:“精彩刺激”、“可以看到世界强队的比赛”、“很有趣”、“可以帮喜好的队伍加油,会带给我某种程度的兴奋”、“我享受足球赛选手们的精彩表现”。大学生比较不会因着个人因素或同伴压力进而观赏,比较不会为了赌球而进行足球比赛的观赏。3、有参与足球运动的被调查者有82人,仅占全体19.85%。大学生实际参与足球运动的积极性小于观赏足球赛。4、北京市海淀区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阻碍主要为人际间阻碍,其次为结构性阻碍、个人内阻碍。北京市海淀区普通高校大学生并非对于足球运动没有兴趣,较大的因子是因为周遭环境参与的人口较少,参与的机会亦不多,因此造成阻碍参与足球运动的最大因子。5、推动北京市海淀区普通高校足球运动良性开展的制掣因素主要包括:体育课没有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个体参与动力不足,女性参与者稀少、足球社团和高水平运动队没有和大众参与形成合力。6、推动北京市海淀区普通高校足球运动良性开展的运行机制应着力解决以下几点:完善足球运动的设施和空间,为足球推广创造物质基础;发展草根足球运动;注重足球课对终身足球意识的培养;建立“社团+社区”的中介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