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熵值法,以武汉市高校为例,对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进行了评价。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研究进行了详尽的评述,接着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最后介绍了本文的创新点。第二章介绍了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通过梳理微信的产生以及功能,指出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产生的必然逻辑,并阐述了微信平台信息交流的基础理论。介绍中国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的发展变迁和特点。论述评价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的必要性。第三章构建了评价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的指标体系。首先提出了平台效果评价的主要原则:客观性及科学性,可行性及可比性,关联性及导向性,层次性。接着构建了一个包含三层,1个一级指数,5个二级指数,16个细化指标的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为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服务指数,;二级指标包括基础服务指数、界面互动指数、使用便利指数、功能设置指数、成绩效果指数。最后介绍了本文应用的研究方法,对熵值法的评价步骤做了细致阐述。第四章是本文调查方案。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问卷设计思路和过程,并展示了具体的问卷;其次介绍了本次调查的具体方法、方案以及样本情况;最后对调查样本的年龄、性别、学院、专业、政治面貌、图书馆使用频率、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使用情况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勾勒出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第五章是本文的重点核心内容。首先,就样本读者对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的评价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从单变量角度了解对着对平台的评价;接着,应用熵值法对平台进行了多变量的综合分析并对高校的不同指数进行排序;最后对模型的适应性和拟合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模型的运行良好,结论是可靠的。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了改进建议:第一,界面要友好互动。平台界面是读者与微信平台互动的桥梁,界面设计应简洁大方,界面的友好互动,是读者进一步交流的前提。第二,提高使用的便利度。使用便利指的是对读者的学习、研究和生活等方面是否提高便利度。第三,完善功能模块。功能是否丰富齐全,使用是否方便,读者对功能是否满意等方面是平台设置功能模块的基本要求。同时,本文对微信平台的未来发展效果进行展望,分别从提升高校图书馆的美誉度、促进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优化高校图书馆资源配置、提高读者阅读自由度、增强读者对高校图书馆的粘合度这几方面对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进行效果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