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场中的双量子点系统的量子纠缠与量子信息转移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_youfee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量子信息是量子力学与信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其重要特点是以量子态为信息载体,利用量子态的相干性以崭新的方式进行信息的存储、转换、传递和处理.实验中的量子信息载体不仅包括自然的微观系统,更着重于各种各样的可控微尺度结构一也就是人造可控量子系统.其中半导体量子点成为研究的热点.量子纠缠作为一种基本的量子信息资源,在量子信息学中是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奇特的一个课题.在量子信息学中,量子信息的处理过程离不开量子态及其演化,而量子纠缠态是量子态中的最重要的一种.因此研究纠缠态的制备以及纠缠态的纠缠品质与数量显得非常必要. 本论文主要研究如何在双量子点一光子系统中产生杂化纠缠态,以及腔场的初态对系统末态纠缠度的影响.最后研究了怎样实现双量子点到光场的量子信息转移。 第二章简要地介绍量子点的基本构造以及双量子点(Double Quan-turn Dot)的基本知识.第三章在对量子纠缠的基本概念作出简单介绍之后,引进几种量子纠缠的度量方式.第四章与第五章为本文的工作.第四章我们研究双量子点一光子系统纠缠态的产生以及系统的纠缠动力学.我们精确得到了双量子点和腔场之间的杂化纠缠态.我们计算了并发(concurrence),通过并发研究双量子点一光子之间的纠缠动力学,并且发现它们之间纠缠的周期性演化.我们的研究表明,双量子点—光子的相互作用不影响并发振动周期,但是能够改变它们之间的纠缠度.因此,可以通过调节双量子点—光子间的耦合,来控制和操纵它们之间的纠缠度.我们研究腔场的三种初态(即相干态和奇偶相干态)对纠缠的影响,揭示了双量子点一光子系统的纠缠随初态参数周期性变化.在双量子点和光场相同的耦合条件下,光场为奇相干态时,所得杂化纠缠态的纠缠度最大.表明,通过调节腔场初态的参数可以控制双量子点一光子之间的纠缠.在第五章中,研究双量子点和量子化腔场相互作用系统中的量子信息转移过程.我们发现,在适当条件下对双量子点做合适的投影测量可以把编码在双量子点量子态上的量子信息转移到腔场上去. 第六章对我们的工作做了简单的总结,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展望.
其他文献
磁性多层膜结构中的巨磁电阻效应(GMR)已被广泛应用到信息存储、磁性传感器、微波激发等领域。特别是新近在纳米GMR小器件中发现的自旋传输矩效应,打破了传统方法采用的用磁场
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是当今凝聚态物理、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热点,也是最前沿的领域之一。SiC纳米线作为一种一维纳米材料,有着十分优异的场致电子发射性能,可作为新型电子光源,这将使它在图像显示技术等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并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SiC纳米线的研究刚刚起步,仍然处在基础研究阶段,如基本无法实现SiC纳米线的可控制备,因此急需发展新的制备技术和工艺。本论文研究了以碳纳米管为模板制备
通过实验研究了竖直振动激励下湿颗粒物质的运动规律,研究内容分两个部分:  (1)竖直振动激励下湿颗粒块倍周期率的研究;  (2)竖直振动激励下颗粒块内耗的研究。  竖直振动激励
额外维是近年来理论物理研究的热点。1998年,N.Arkani-Hamed等人提出了他们的额外维理论(ADD理论)。在他们的额外维理论中,当两个质点之问距离小于额外维的维度时,它们问的的引
利用元素替代引入磁通钉扎中心是简单有效的方法,适合于实际应用。GdBaCuO(Gd123)超导体中由于Gd替代Ba形成的固溶体在磁场中可以作为有效的钉扎中心,从而显示了比YBaCuO超导体
学位
本论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伽玛暴的重要进展和研究现状,然后详细介绍本人读研期间应用余辉动力学模型对射电余辉的研究工作,最后指出目前仍存在的问题以及该领域的未来研究前景。 
氧化锌(ZnO)是一种多功能宽带隙氧化物半导体材料,激子结合能为60meV,具有六方纤锌矿结构。它具有良好的透明导电性,非常适合用于制作短波长发光器件。还具有压电、光电、气敏、压敏特性,且易于与多种半导体材料实现集成化,因此在许多方面具有实用价值。本论文主要工作是ZnO薄膜和Mn、Co掺杂ZnO薄膜制备和光学性质研究。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高纯的靶材,利用PLD法生长薄膜,成功地在Si和Si
本文利用超高真空射频磁控溅射系统在Si(100)基底上分别设计合成了ZrC/ZrB纳米多层膜和ZrN/WN纳米多层膜。利用表面轮廓仪(XP-2)和纳米力学测试系统研究了薄膜的力学性能(包
超大规模集成技术的日益发展迫切需要研制硅基发光器件,以实现未来微型高速计算机芯片之间的光互联。晶体硅由于是间接带隙材料,其带间辐射复合效应非常低,难于达到发光器件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