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武汉城市警政研究(1927-1937)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ti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民国时期武汉公安局的活动为轴心,在参照大量地方性史料的基础上,系统、全景式地描绘了1927-1937年间武汉警政建设的过程。全文在从发展轨迹、组织结构和社会职能三个方面论述武汉警察的同时,也探讨了警政建设所涉及的城市社会变迁的历程。本文认为,民国时期的警察在社会功能上更多地接近于西方社会的市政管理机关,他们既要惩治犯罪、维持社会治安,又要推进市政建设、进行城市管理。因此,我们说警察在履行一般意义的社会控制职能的同时,还肩负着推进城市现代化的重要使命。更为重要的是,与传统的社会治安维持力量相比,民国警察的社会控制力量大大加强了,他们通过深入基层的制度性结构,将国家权力渗透进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把主要依靠风俗、礼仪来维持的传统社会,转换成由武装的科层式官僚监管的公共空间。
其他文献
“古月,是中国画家中小说写得最好的;在中国写小说的人中,又是画画最好的。”当古月创作的首部长篇小说《微尘》2009年被文化部、教育部、中国作协选入新中国成立60年来500部
本文拟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从历史的视角对英国社会福利政策的演进历程进行系统梳理,并综合分析其演进的动因,总结其历史经验,以期为中国相关问题的
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从形态的逻辑和建构的逻辑两方面阐述建筑中形式的逻辑,意在指出建筑的根本在于逻辑的思维.提出用逻辑的审美去理解建筑,用逻辑的思考去设计建筑.
本文对清季使臣制度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一、在考察清朝前期对外关系和对外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清廷在外交制度上的因应措施,分析清朝遣使驻外的原因,探讨清朝对近代外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铁器的出现和使用是古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探讨铁器传播和发展状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本文主要依据西南地区考古发掘所出土先秦至两汉时期
历史相对主义意指一种以怀疑历史知识的客观性为特征的史学流派,它认为历史不是实际发生的往事,而是史学家基于现实需要并蕴涵自身价值观的主观建构的话语。他们试图引入价值判
本文主要是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对关贸总协定的历史进程进行梳理,探讨它与经济全球化的互动关系,从中分析关贸总协定作为全球治理机制的作用和缺陷。 本文除导言和结语外,共分
本文采取田野调查访问法和文献法的方法,充分地利用田野调查所得的第一手资料和丰富的网络文献资源,结合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人口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和理论,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