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历史进程(1947-1994)——经济全球化视角的考察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a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是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对关贸总协定的历史进程进行梳理,探讨它与经济全球化的互动关系,从中分析关贸总协定作为全球治理机制的作用和缺陷。 本文除导言和结语外,共分三章。 第一章“关贸总协定的起源”。关贸总协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建立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二战前的贸易保护主义和世界经济危机使得各国认识到在处理经济贸易问题时,不能自行其是,只能依靠国际经济合作才能获得长久的稳定与发展;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发生变化,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而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却相对衰弱,为了恢复战后世界经济,美国决心建立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核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制;战后出现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得各资本主义国家互相依赖加深,这是关贸总协定成立的根本性原因。 第二章“关贸总协定的发展”。自关贸总协定成立以来,在其存在的近50年时间里共成功举行了八轮多边贸易谈判。一轮谈判称为一个回合。关贸总协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八轮多边贸易谈判上:从单一的谈判回合发展为多议题谈判回合再到综合性谈判回合。议题的一再拓展反映了关贸总协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逐步走向成熟。 第三章“作为全球治理机制的关贸总协定”。以关贸总协定等超国家制度安排为基础的全球治理机制的形成使得世界经济经历了一个自由和扩展的年代,经济全球化在此基础上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展。但是关贸总协定并不是解决所有国际贸易问题的万灵药,原因在于国家本位的当代世界还很难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治理机制,同时关贸总协定本身的缺陷也是其中不容忽视的因素。
其他文献
通过海宁百合新城公寓区的创作,分析了“曲水庭院”规划概念在小区设计中的应用,展示了建筑空间与环境景观有效结合的尝试,讨论了以适宜的技术手段,营造绿色、典雅的居住环境
本文对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该会议围绕着五项议题展开,各方力量在会议进程中相互斗争妥协,至会议闭幕,达成五个重要决议,为中国推开了一扇通往和平民主的大门
“古月,是中国画家中小说写得最好的;在中国写小说的人中,又是画画最好的。”当古月创作的首部长篇小说《微尘》2009年被文化部、教育部、中国作协选入新中国成立60年来500部
本文拟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从历史的视角对英国社会福利政策的演进历程进行系统梳理,并综合分析其演进的动因,总结其历史经验,以期为中国相关问题的
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从形态的逻辑和建构的逻辑两方面阐述建筑中形式的逻辑,意在指出建筑的根本在于逻辑的思维.提出用逻辑的审美去理解建筑,用逻辑的思考去设计建筑.
本文对清季使臣制度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一、在考察清朝前期对外关系和对外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清廷在外交制度上的因应措施,分析清朝遣使驻外的原因,探讨清朝对近代外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铁器的出现和使用是古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探讨铁器传播和发展状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本文主要依据西南地区考古发掘所出土先秦至两汉时期
历史相对主义意指一种以怀疑历史知识的客观性为特征的史学流派,它认为历史不是实际发生的往事,而是史学家基于现实需要并蕴涵自身价值观的主观建构的话语。他们试图引入价值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