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小说中的“边缘人”形象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959907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边缘人”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它在20世纪初才逐渐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它常常意味着少数、异端,但又不是简单的多与寡的相对,更是一种对主流群体、主流社会的自觉或不自觉地游离与对立。地域、文化、年龄、性别、经济、心理诸方面都可以成为个人边缘性的动因,而“边缘人”的共同点就是个体与主流社会间的对话关系出现断裂,进而产生被遗弃、被排挤、孤独、焦虑等相似的感觉。文学作为人学,小说是创作者对人类文化、道德、社会价值观等宏观命题总体思量的体现,关注社会发展中个体的命运是作家的使命。在进入现代社会后,伴随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对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边缘人群的关注也成为许多小说家的自觉选择。白先勇就是这许多小说家中的一个,在其四个阶段的小说创作中,他关注的视角不断转换,审美造诣上也不断开拓创新,然而他却始终坚持以创作目光关怀个体生命,尤其那些时空流转中无力转圜的个体,由此也造就了他贯穿始终的“边缘人”书写。白先勇将笔触伸及了层层面面的边缘群体,将这些形象大致归类,可以形成为情所困的女性、留美华裔群体、历史变迁中的弃儿、主流道德之外的同性恋者四个形象系列,这几大人物系列因情感、历史、道德等方面的原因均显示出不同层面的边缘性,人物系列的转变与他四个分期的创作阶段也大体对应。白先勇的“边缘人”书写没有局限于单调的重复与表面的临摹,而是以其丰富性与深刻性为世人瞩目。小说描写人物形象的变化,反映的是他从情感、文化、政治、社会人伦等角度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思索,“边缘人”在焦虑中不断反抗的悲剧故事背后,折射出的是白先勇深具的存在意识与人文眼光,他对人性广度与深度的充分了解,以及由自身经历而生发出的了解与懂得基础上的同情与悲悯。对“边缘人”的执着书写是贯穿白先勇小说创作的一条红线。本文将“边缘人”这一概念引入他的整体作品研究,联系其个人经历、文学理念等分析其“边缘人”书写的成因,通过梳理“边缘人”形象的类型与特征,总结其小说创作的艺术价值与意义。
其他文献
隐喻,从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提出将其仅作为一种单纯的修辞功能,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Lankoff&Johnson合作出版《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标志着隐喻认知功能的兴起,现如今,隐喻已
近年来,建筑行业快速发展,这种快速发展对建筑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概念、关系进行分析,深入研究了建筑企业内部风险管理
<正>参与式教学法就是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的方法,其核心是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出发点是让所有的参与者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目的是使每
<正>互联网正在席卷医疗健康行业,巨头们纷纷跑马圈地,动辄血脉贲张的数千万美元融资,资本市场热钱涌动。BAT等互联网巨头早已经通过投资及自建进入了移动医疗市场。BAT中阿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是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作为现实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狄更斯致力于通过作品来反映现实,狄更斯晚年成熟之作《远大前程》(又译《孤星血泪》)
一边是"电商最后一片蓝海"的光环效应,一边却是"3万家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几乎无一家赢利"的严酷现实。生鲜电商从2005年发端,2012年爆红,到今年中央1号文件和"电商国八条"的双
<正>高性价比、高效率与农产品标准化将会成为生鲜电商的核心诉求,能够满足这三大核心需求的企业将迅速成长为生鲜电商巨无霸型的企业。"种植群体的变迁是一切变化的主因,而
<正>一边顶着"电商最后一片蓝海"的光环,一边承受着全线亏损的经营现状,风口上的生鲜电商,你还好吗?2012年被视为生鲜电商发展的元年,因为这一年发生了很重要的一件事——"褚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的社会经济有了翻天覆地的发展,社会各项建设越来越完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整个国家焕然一新。然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也不
艺术类院校作为专业性较强的高等学校,其功能是为我国培养既能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精髓,又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改善大众精神生活的专门人才。他们服务我国的文化阵地,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