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设备下NATPT全局资源的分配及转发处理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zil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Pv6相对于IPv4有着巨大的优点,势必在将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目前网络上几乎都是IPv4设备,所以从IPv4过度到IPv6必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NATPT则是由此而产生的一种实现IPv4网络和IPv6网络互通的协议。目前国内外有多家网络设备生产商在进行NATPT协议应用的研究,但多数设计方案是基于网络处理器在硬件上实现的,可扩展性比较差,很难适用于支持多业务的网络中。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在分布式路由器上通过软件方式实现NATPT协议并设计实现NATPT全局资源分配方案及转发处理,同时对配置方式进行了详细设计。由于是基于分布式设备的,转换地址时会用到地址资源,所以会涉及到NATPT,全局资源分配方式,以及报文如何以此方式进行转发处理。如果此过程设计得不好,则会大大影响报文的转发速度,转发性能会下降。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体现在,深入研究了NATPT协议的实现原理以及实现协议过程中涉及到的全局资源的处理。根据报文的各种业务处理中尽量优先转发性能的要求下,深入分析了分布式设备下需要NATPT处理的报文在引用全局资源并转发过程中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只有主控板占有全局资源时,其他接口板要引用资源则需要到主控板申请,会阻碍报文的转发;接口板共享全局资源时,各接口板全局资源占用情况不会及时同步。在剖析了分布式设备下板间通信的几种方式后,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四种解决方案并深入分析了每一种全局资源分配方案的优缺点。鉴于方案四具有报文处理独立于主控板、各个接口板独自占有全局地址资源、高速的查找效率、快速的报文转发性能等优点,所以我们最终采用并实现了方案四。 论文最后给出了在这种方案下的NATPT的报文转发性能测试结果,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在发包工具速率为1Gbps的两个接口上双向打流量,NATPT业务在处理84字节小包时,转发率可以达到900Mbps左右,可见在此设计方案下有较好的转发性能的。当报文越来越大时,转发的速率也会快速上升,当报文达到512字节时,NATPT处理的转发速率已经达到线速2Gbps,与没有NATPT业务时的正常转发速率相同。最后,希望本论文能够给其他需要考虑分布式设备下全局资源处理问题的设计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近些年来涌现出了大量的P2P流媒体系统应用。流媒体应用以其直观、互动、实时等特点,超越传统的文字、图片等静态信息载体,吸引
OFDM作为一项优秀的调制技术已经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的热点,并且已经推出了多个标准,商用产品也已经面市。中压电力线信道的噪声大、干扰多、阻抗变化大、对信号的衰减大且存在
分布式信源编码理论基础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研究多个相互关联的信源,利用信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独立编码,达到减少整体传送的信息速率的目的。虽然以充分提高信源信息有效性
雷达成像具有远距离、全天时和全天候的特点,对军用和民用都有重大实用价值。由于雷达的工作及成像方式的不同,成像雷达可分为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和合成孔径雷达(SAR)。在机
自适应滤波理论是统计信号处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在未知时变环境下,自适应滤波器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以及更优的滤波性能,自适应滤波算法的研究成为当今自适应信号处
事实证明,小波变换主要适用于表示具有各向同性奇异性的对象,对于各向异性的奇异性对象,如数字图像中的边界、线状特征等,小波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表示工具。这也正是基于小波的
流媒体技术的兴起,使Internet上实时收看视频等多媒体信息成为现实。但另一方面,有限的网络带宽制约着流媒体直播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实时流媒体传输技术-IP组播技术应
无线电频谱是全人类的公共资源,其具有有限性和不可再生的特点。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频谱资源日益短缺,如何克服这种短缺导致的无线通信发展瓶颈,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焦点
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三维重建技术一直是计算机视觉和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热点。三维重建技术在医学研究、建筑设计、数字城市、机器视觉和文物保护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将计算、通信、网络与传感等功能都集成在一个设备成为可能,无线传感器网络就是这些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集成有传感部件、微处理器和通信模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