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橄榄石型磷酸盐LiFePO4得到广泛应用。纳米化、石墨烯改性和掺杂是改进LiFePO4倍率性能的重要途径,因此,研究石墨烯/LiFePO4的表界面性质和掺杂影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橄榄石型磷酸盐LiFePO4得到广泛应用。纳米化、石墨烯改性和掺杂是改进LiFePO4倍率性能的重要途径,因此,研究石墨烯/LiFePO4的表界面性质和掺杂影响体系电化学性能的微观机制尤为重要。本论文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全面研究了石墨烯/LiFePO4界面储锂行为及Mn掺杂对其的影响,和石墨烯/LiFePO4界面在不同界面储锂条件下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能够与铁基橄榄石磷酸盐的(010)表面在平行方向上稳定结合,而且Mn掺杂可以提高界面结合强度。在界面储锂条件下,界面结合随着Li原子吸附数目的增加而增强。Li原子在界面处的吸附能受吸附位置、Mn掺杂和石墨烯修饰的影响,其影响机制分别通过边缘效应、掺杂稳定性和界面结合强度得到解释。在不同位置处Li原子的吸附能变化解释了Li原子的脱出嵌入机制并证明石墨烯/Li FePO4界面处存在反常储锂机制。界面储锂机制对石墨烯修饰LiFePO4的容量贡献为0.36 mAh/m2。石墨烯修饰和石墨烯修饰与Mn掺杂两者共存都可以显著改善Li离子沿表面的扩散;Mn掺杂与石墨烯修饰均对能带机制下的Li FePO4表面电子传导性有增强作用,这有利于体系的倍率性能。在界面储锂条件下,未掺杂界面体系的表面电子传导性在Li原子吸附过程中被削弱,而Mn掺杂在Li原子吸附过程的早期阶段维持了良好的表面电子传导性。此外,石墨烯修饰和Mn掺杂对表面O原子的稳定性具有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关于生物数学领域中种群扩散影响下的捕食-食饵系统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已有不少符合实际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对带有交叉扩散项的捕食-食饵系统的研究.
目的描述上海市男男性行为者(MSM)中HIV-1亚型多样性分布;探索三种主要亚型(CRF01AE,CRF07BC和B)与CD4+T细胞水平之间的关系;探索三种主要亚型(CRF01AE,CRF07BC和B)与病毒载量之间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属于黄病毒科,其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易变异,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危害患者
背景:何首乌属补益类补血药具有“补肝肾、益精血”功效,课题前期研究明确了何首乌炮制前后补血功效的差异,但其补血机制尚不明确。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具有支持造血,促
多边形中给定点集的无交叉Hamilton回路求解问题,是经典的Hamilton回路的一个变形问题,其研究涉及到计算几何,图论等领域,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从应用角度看,在机器人学、游
随着世界上能源需求的增加和化石燃料的短缺,人们也越来越渴望研发出新的技术能够更有效地将太阳能有效转化成氢气、碳氢化合物或者其他形式的能源。光催化技术因其在解决上
地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在最近几十年内,地震时有发生,给人类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带了重大威胁。桥梁为连接两地的交通方式,当桥梁受到地震作用时,会受到严重破坏,并且会
碰撞检测过程一直是影响物理引擎响应时间的主要因素。目前,基于包围盒的碰撞检测方法无法高效的贴合整个模型表面。多余的空间导致判断物体是否相交的精准度降低,难以达到满
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各行各业对电力的需求愈加旺盛,人们对电网安全稳定的要求也愈来愈高。目前广东电网已形成交直流混合运行的复杂电网,为确保主网的安全
研究目的在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中,患者对促性腺激素适度的反应是临床成功的必备条件之一。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