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各国经济运行的实践表明,提高金融市场运行效率不仅有利于实现一国经济的较快增长,也有利于促进一国居民福利水平的不断提升。要提升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一方面需要快速扩张金融市场的规模,另一方面则需要不断优化金融市场的结构。沿着优化金融市场结构提升其运行效率的思路,要提升我国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就需要对因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联结机理不健全而导致的金融市场分割问题进行研究。以2000年为起点,我国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对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结渠道进行拓宽,以加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与沟通能力,这表明国家开始注重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联结机理的健全。因此,对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联结的机理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金融发展理论和国内外研究文献为理论基础,从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两个方面分析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联结机理,建立一个纳入交易成本因素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联结机理的理论模型,并对资金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流动的动力进行探源及原因解释,进而论证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建立联结的必要性。同时选取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和股票市场每日价格和交易金额为研究变量,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扩展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广义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对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价格联结机理进行经验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尚未建立起紧密联系的联结机理。在短期内,货币市场利率的下降(上升)会使证券价格上升(下降),并且存在股票价格指数上升伴随货币市场利率上升的联动关系;但是货币市场利率和股价指数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显著。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应健全和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相关法律,适时推出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模式;继续发展和完善债券市场,拓宽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连通渠道;降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准入门槛,增强两个市场投资主体的连通性等政策建议。